-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传统的汽车仪表指针的装配为手动型装配或采用气缸装配。手动型就是根据产品型号制作个简单的夹具,每次指针的压接都是通过操作人员所用一定的力气完成,高度通过硬限位来实现,这样方式通常用在量产前期做实验或量产中作分析问题所用,这种方式夹具制作简单且成本低但效率低不适合量产所用。气缸装配型与手动相比就是每次指针的压接是通过气缸完成,高度通过气缸行程来实现,这种方式夹具虽然效率高但高度精度不高。 综合以上二中情况经分析需要开发一台即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又可以精确控制指针高度的设备。本系统首先要解决怎么自动取针然后怎么去实现自动压接指针同时要精确的控制指针的压接高度。同时要考虑人机互动要把装配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要实时显示出来。这是本设备考虑的重点。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和目的
1.1.1 自动化装配设备的趋势
在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自动化装配的发展趋势越演越烈,而其中发展趋势为:?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另一方面,人工成本越来越高而利润却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减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才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
1.1.2 传统的压针装配的特点
传统的汽车仪表指针的装配有手动型装配和采用气缸装配。手动型就是根据产品型号制作个简单的夹具,每次指针的压接都是通过操作人员完成,高度通过硬限位来实现,气缸装配型与手动相比就是每次指针的压接是通过气缸完成,高度通过气缸行程来实现,这二种方式不可避免的将出现以下问题。
1. 不可以精确控制压阵的高度:因为在二种方式下,达到要求高度时无法精确停止在那个位置
2.工作量极大和工作效率低,这主要表现在手动压接时需要操作人员所用一定的力量才可以完成,导致工作效率低。然而气缸装配虽然压接速度相对快但高度无法精确控制导致不良率高。
综合以上二中情况经分析急需开发一台即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又可以精确控制指针高度的设备。本系统首先要考虑了自动取针的控制方式然后考虑了怎么去实现自动压接指针同时要精确的控制指针的压接高度。同时要考虑人机互动要把装配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要实时显示出来。这是本设备考虑的重点。
第2章 设计要求
本系统综合考虑了自动取针的控制方式和自动压接指针及精确的控制指针的压接高度。还有人机互动要把装配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要实时显示出来。列出以下要求
2.1 工艺流程要求
1.设备上电
2.产品放入夹具中,合上夹具的上模、放入表针,加紧产品
3.同时按机柜上的左右二边的按钮,夹具向前运动
4.到规定位置后,伺服电机下压同时测量指针高度
5.测量完成伺服电机回原点
6.伺服电机回到原点夹具回原点
7.夹具回到原点,产品释放
以上几个广场5为一个循环。在设备运动过程中,如出现故障,待故障排除后可继续运行,在设备运行中和做完一个产品后可以停止程序,所有状态都复位
2.2 控制要求
1.压针距离需要精准正负0.5mm。
2.设备所有的运动部份需要有足够的安全保护。
3. 设备具备测量指针深度测量精准正负0.2mm。
4. 装配时间小于30S。:
5.具有计数功能,达到设定的产量后,停机并提示现场工作人员。
6.按下设备上紧停按钮后上所有动作均停止,所有状态都复位
7.设备需要有手动和自动功能,分别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2.3 界面要求
触摸屏需要显示中文,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显示设备运行状态,这样的好处是方便操作人员操作。
第3章 系统实现
3.1 工艺流程图
根据工艺要求画出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工艺流程图
3.2 控制框图
根据控制要求画出控制框图,如图2所示。
图2控制框图
3.3 元器件的选型
3.3.1.PLC的选型
根据工艺要求确定输入、输出接口,如图3所示。
IO
输入
输出
X000
双手的左键
Y000
伺服脉冲
X001
双手的右键
Y001
夹具夹紧
X002
伺服上限传感器
Y002
夹具向前运动
X003
伺服下限传感器
Y003
夹具向后运动
X004
伺服原点传感器
Y004
伺服方向
X005
伺服报警
Y005
报警清除
X006
上盖传感器
Y006
伺服ON
X007
产品传感器
Y007
X010
夹紧传感器
Y010
X011
夹具前限位传感器
Y011
X012
夹具后限位传感器
Y012
X013
指针传感器
Y013
X014
复位
Y014
X015
紧停
Y015
X016
Y016
图三 PLC输入、输出接口
根据上图可知:
1. 至少需要输入14点,输出8点。
2.至少需要PLC具备脉冲输出至少一个通道,用于控制压针上下移动和位置定位。
3. 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6C检测系统在运用中的欠缺与改进举措.doc
- 10kv小型化智能箱式变电站设计.doc
- 10kW直流开关电源的设计.doc
- 20RFID技术在汽车涂装车间应用过程中的FIS漏扫描问题及对策.doc
- 35kv变电站多功能继电保护设计.doc
- 35kV箱式变电站设计.doc
- 110kV区域降压变电所电气系统的设计研究.doc
- 110千伏松蒸变电站项目部施工工艺管理.docx
- 22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研究.doc
- HXD2型电力型机车轴箱体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doc
-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周测物理试题(325)扫描版含答案.doc
-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doc
- 河南省六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3月)理科综合扫描版含答案.doc
- 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综地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考文综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甘肃省靖远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问题导学法在办公场景中的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docx
- 退休后的个人品牌打造与传播策略.docx
- 问题解决在办公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ocx
- 问题导向的办公环境创新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