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优质课精品讲义_2.pdfVIP

2023年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优质课精品讲义_2.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材分析: 《春夜洛城闻笛》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一篇古 诗,是李白客居洛阳时的所闻所感。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诗都是古代诗歌中的名 家名篇,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通过对春夜笛声的 细腻、夸张描写,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 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 “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的体验 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做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 力的语言”。初一学生由于自身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 ,对乡愁 的 理解和领悟诗歌的意境有一定 的困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四 大模块 ,即 “知人论世—听读朗读— 品味诗句—知识迁移”,通过学生的主体活 动 ,在互动 中使理解加深 ,对乡愁这一中 国诗歌中历久弥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 的 认识 。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在理解诗歌 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 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 2. 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 抒发感情的写法 。 3. 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1.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体会古诗的意境。 2. 运用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典文化的思想感情。 2.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 教学重点 1. 通过朗读训练, 提升诗歌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2. 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了解古曲 《折杨柳 》的意义, 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分析不同意象 的组合对理解诗歌表达情感的作用 。 教学方法 : 讨论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 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永远的歌。上学期我们学了一首元曲《天净 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道出了马致远及无数在外游子的思乡之 情。除此之外,我们还学过哪些思乡的诗歌呢?(《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看到明月从而引发乡愁。)那么, 在李白的其他诗中, 还有什么也能勾起 国诗歌中历久弥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 他的乡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春夜洛城闻笛》。 (多媒体展示文题《春夜洛城闻笛》) 二、走进作者 李白(701 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 ,幼 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 (今四川江油 )。李白是屈原之后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被 后人誉为 “诗仙”。其诗歌豪迈奔放 、清新俊逸 、想象丰富 、意境奇妙、语言夸 张 ,惯于采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表达感情。 李白最擅长乐府歌行 ,近体则以七绝和五律著称 。有《李太白集 》传世 。代 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 》《蜀道难 》《将进酒 》《早发白帝城》等。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735 年)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 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 ,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夜晚宿在客栈 里 ,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四、朗读诗歌 1、生根据预习情况自由朗读 。 2、生听朗诵音频 ,注意字音和节奏 。 3 、请学生代表朗读 ,生集体朗读。 由于自身人生阅历的缺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乡愁的理解和领悟诗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 五、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 1、理解重点词 玉笛 :笛子的美称 。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笛:芦管。) 折柳:指 《折杨柳 》,汉代乐府 曲名 ,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故园:故乡,家乡。 2、诗句大意 是谁家的庭院 ,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 ,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 到《折杨柳 》的乐 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六、品味诗句 “谁家玉笛暗飞声” ① “谁家”,意即不知谁家 ,“谁”与 “暗”照应。 ② “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 ,似乎专门飞来给在外的游子们听 ,以动其离愁别恨 。 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以抒怀的心绪 ,以主观写客观。 ③此外,“暗”也有断续 、隐约之意 ,忽隐忽现 ,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春夜洛城闻笛通过对春夜笛

文档评论(0)

董老师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