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顾炎武》
高二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1、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有差错。
2、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词义-溘:突然。(“溘然长逝”中的“溘”即为此义。)
4、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5、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编定。原本只称为“诗”,
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编成于公元前六世纪,共305篇,故又称作
“诗三百”。《诗经》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反映了西周
初期到春秋中叶500年间的社会生活。《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
道路。《诗经》以四言诗为主 ,间有杂言。普遍采用 “赋”、“比”、“兴”的艺
术手法。“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诗
经》在章法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采薇》即是一例。在语言上多采用双
声叠韵连绵词、叠字来状物、拟声、穷貌。
7、记叙文六要素(五W+H) :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8、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是韩愈和柳宗元。韩愈的代表散文有《师说》
《马说》《祭十二文》,柳宗元的代表作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黔之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9、《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六国论》《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的作
者分别是北宋的范仲淹、欧阳修、苏洵、王安石、苏轼。
10、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
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
第一名叫解(jiè)员。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
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D殿试,是科举制
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第一名称状元(鼎元) ,第二名称榜眼 ,第三名
称探花 ,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
“同进士出身”的称号。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 ,应试者儒
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 ,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
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 ,地点礼部(京城) ,应试者举人,
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 4 月 ,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
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 :乡试、会试、殿
试三级。连登三甲(三元及第) :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11、吏目 :州之属官 ,掌刑狱及官属事务。相当于市政府副处级干部。
12、 【籍贯】如王临川——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柳河东——柳宗元是河东
(今山西永济)人,顾亭林——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3、语文学法归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
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
归纳特色。2、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3、划分文章结构
四法:依据表达方式、找寻明暗线索、依据时空顺序、依据逻辑顺序。4、分析八
种关键句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