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pdfVIP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 6 题;共 12 分) 1. (2 分) (2018 九上·巴南月考)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制裁 遵循 眼花缭乱 形消骨立 B . 脏物 濡养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C . 赞誉 秘诀 鸠占鹊巢 断章取义 D . 绸缎 冠冕 一代天娇 自惭形秽 【考点】 2. (2 分) (2013·泰安) 对下面复句关系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转折关系) B .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递进关系) C . 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并列关系) D . 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条件关系) 【考点】 3. (2 分) 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 几乎 B . 茶几 C . 几率 D . 几个 【考点】 4. (2 分) 下列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B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突然) C . 翩翩两骑来是谁 (轻快的样子) D . 宫使驱将惜不得(吝惜不得) 【考点】 第 1 页 共 20 页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5. (2 分) 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将军亲自率领着益州的老百姓向秦州出发。 B . 您身先士卒,率领着益州的军队从秦州出发。 C . 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发。 D . 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兵。 【考点】 6. (2 分) 对文章《三峡》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 . 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 . 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 . 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考点】 二、 字词书写 (共 1 题;共 1 分) 7. (1 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qián 诚 ②shǔ 光 ③急不 xiá 择 ④寸积 zhū 累 【考点】 三、 句子默写 (共 1 题;共 7 分) 8. (7 分) (2017 八下·无锡月考)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者及篇名。 (1) ________,稍稍正坐 (林嗣环 《口技》) (2) ________,直接霄汉。(蒲松林 《山市》) (3) 夕阳西下,________。(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4) 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 (5) 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范仲淹 《________》) (6) ________,归思方悠哉。(韦应物 《闻雁》) (7) ________,晒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 《池鹤》) 第 2 页 共 20 页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

文档评论(0)

162****65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教师,长期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