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EM菌浸种对低温处理黄瓜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
尉 辉,孟 婧,刘亚琦,关玉熙,王炳文,宋文豪,唐 欣,束 靖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我国设施生产中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1],但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属典型的冷敏感型植物[2],在北方日光温室越冬或早春生产中,常遭遇低温胁迫,严重影响了植株的生长发育,降低了产量和品质[3]。据不完全统计,设施黄瓜每年因低温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亿元以上[4]。因此,培育优质黄瓜幼苗,提高幼苗的低温抗性,对保障冬春季节黄瓜产量、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5]。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21年9--12月在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齐河校区进行。供试黄瓜品种为“津优35号”,供试EM菌剂购买于市场,活菌量≥10亿·g-1。
1.2 试验设计
将颗粒饱满均匀的黄瓜种子先用55℃的温水浸泡杀菌15min,再转到EM菌溶液浓度分别为 50 mg·L-1、100 mg·L-1、200 mg·L-1、300 mg·L-1的溶液中于25℃浸种8 h,对应的处理分别为T1、T2、T3、T4,对照(CK)为蒸馏水,然后转移到底部放双层滤纸的长×宽×高为12 cm×12 cm×6 cm发芽盒中,每盒均匀摆放50粒种子,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发芽盒中添加5ml蒸馏水,每隔1 d添加2 ml蒸馏水,于28℃培养24 h后,将温度调为15℃ 暗培养4 d,然后于90 μmol·mol·m-2·s-1条件下(12 h·d-1)光照培养 10 d。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测定种子萌发
以黄瓜种子露白长度≥1/2种子长度计为发芽,每12 h记录一次种子的萌发数,直到种子萌发数不发生变化时停止统计。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各指标:
根据公式计算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
式中,Gt为在t日统计的发芽种子数,Dt为发芽天数。
式中,S为单株鲜重,GI为发芽指数。
1.3.2 测定生长指标
处理结束后,每处理随机取10株幼苗,用清水洗净根部基质后擦干,用直尺测量植株的根长(从茎基部到根最长处)、茎长(从茎基部到生长点),游标卡尺测量茎粗(子叶节位置),电子天平称量根鲜重和茎鲜重。
1.4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2003软件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EM菌剂浸种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2.1.1 EM菌剂浸种对黄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不同浓度的EM菌剂浸种处理对第一天黄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较大,T1和T4处理的黄瓜种子发芽率相比CK均有所下降,特别是T4处理,下降了77.85%;T2和T3处理则促进黄瓜种子发芽,发芽率分别比CK提高了50.17%和55.67%。不同浓度的EM菌剂浸种处理对第二天和第三天黄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发芽率均在92%以上。
图1 EM菌剂浸种对黄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2.1.2 EM菌剂浸种对黄瓜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由图2可知,不同浓度的EM菌剂浸种对黄瓜种子发芽势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EM菌剂浓度的升高,黄瓜种子发芽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T2处理的黄瓜发芽势最高,为98.89%,比CK高5.56%,T4处理的最低,比CK还低1.10%。
图2 EM菌剂浸种对黄瓜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2.1.3 EM菌剂浸种对黄瓜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图3所示,不同浓度的EM菌剂浸种对低温处理下黄瓜种子发芽指数均有促进作用,随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T2处理对低温下黄瓜种子的发芽指数促进作用最强,促进率达51.28%,其次为T1处理,为33.59%,T4处理最低,仅为9.23%。
图3 EM菌剂浸种对黄瓜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2.1.4 EM菌剂浸种对黄瓜种子萌发活力指数的影响
图4为不同浓度EM菌剂浸种对黄瓜种子萌发活力指数的影响。随着EM菌剂浓度的增加,黄瓜种子萌发活力指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用T2处理的黄瓜种子萌发活力指数最高,为93.07,其次是 T3为 85.00,T4处理最低,仅为63.06,比CK还低。
图4 EM菌剂浸种对黄瓜种子萌发活力指数的影响
2.2 EM菌剂浸种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2.2.1 EM菌剂浸种对黄瓜幼苗根长的影响
图5是不同浓度EM菌剂浸种对黄瓜幼苗根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EM菌剂浸种处理均促进黄瓜幼苗根长的生长,随EM菌剂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强度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4个EM菌剂浓度的增幅依次分别为9.05%、21.90%、19.27%和17.74%。
图5 EM菌剂浸种对黄瓜幼苗根长的影响
2.2.2 EM菌剂浸种对黄瓜幼苗茎长的影响
由图6可知,不同浓度EM菌剂浸种对黄瓜幼苗茎长的影响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