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莽山低质低效次生林主要树种选择
鲁莽山林区位于湖南省南部,是中国东南基本上原生多年生落叶林和中山针阔叶混交林最大面积的保护区。植物区系以亚热带和亚热带物种为主。浮游生物科蚕科、茶科、金缕梅科、杜鹃科、樟科、木兰科、木兰科、木兰科、亚麻生植物科、海鸥科、,另一方面,亚麻生林分布在不同的地区,物种众多,林分结构、功能和利益各不相同。许多次生林生长良好,林分结构优良,品质优良。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鲁莽山的森林也有大量的低产量和低效次生林。作者详细考察了效应不同的典型低产量林,分析了林分结构特征和形成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改造和使用建议。对长江上游生态林业建设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构建耐气候体系
莽山林区位于湖南的东南隅, 地处南岭山脉之北麓, 东经112° 43′19″~113°0′10″, 北纬24°52′0″~25°3′12″.该区属南岭山地的中山地貌, 系骑天岭支脉, 境内悬崖峭壁, 山峰尖削, 溪河纵横, 峡谷幽深, 最高峰猛坑石海拔1 902 m, 最低点兑子冲海拔400 m. 莽山林区具有多样性气候特征, 区域内小气候变化很大, 长年呈现春夏潮湿多雨, 秋季少雨干燥, 冬季冷湿多雾的水热递变规律.据莽山林业管理局提供的气候资料, 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17.2℃, 年极端高温36.2℃, 极端低温-9.8℃, 年降雨量1 600~2 300 mm, 最大降雨量2 374.7 mm, 年无霜期290 d, 植物生长期290 d, 相对湿度85%~95%.
母岩以花岗岩为主, 绝大部分土壤是花岗岩母质发育形成的, 多呈强酸性, pH值为4.5~5.6, 也有一部分石灰岩母质, 土壤板结, 立地较差.
森林植被类型与分布:海拔500 m以下, 为华南栎类为主的常绿阔叶林, 且多被破坏为马尾松残次林;海拔500~1 200 m间为以华东 (中) 栎类为主的常绿阔叶林;海拔1 200~1 600 m间为中山含针叶树 (广东松及铁杉) 的常绿阔叶林;海拔1 600 m以上是山顶苔藓矮林带
2 样地与调查方法
在全面了解有关莽山次生林分布情况的基础上, 选择了泽子坪、相思坑、凤形坪、八宝山等处的典型地段设置标准地, 并在相思坑对面选定了一块天然更新好、经过3次人工抚育的对比样地, 标准地面积为 (20.0 m×20.0 m) ~ (25.8 m×25.8 m) .调查内容包括:生态环境因子测定, 林分状况及次生林成因调查, 测树因子测定, 植物群落调查, 森林水文状况测定等.
本文单株立木材积的计算是按照《湖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技术规定》
3
3.1 低质低效次生林分类型的选择结果
在次生林中, 凡森林生态经济系统总体功能 (或称生态经济总体效益) 由于森林本身结构不全或系统组成成分缺失而低于相同或相似生态经济环境和经营条件下森林平均值的林分称为低质低效次生林.低质低效次生林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由于林分结构差 (包括树种结构、年龄结构、层次结构、径阶分布结构、植物群落组成结构等) 而导致功能差, 效益低 (包括年平均生长量低、非目的树种化、防护功能差、保持水土能力弱、生物多样性指数低等) .造成低质低效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气候、土壤、地质地貌、母岩等自然原因, 也有政策不合理、经营措施不当和社会经济条件差等人为原因.
莽山林区由于境内山势陡峭, 雨水冲刷, 故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使土壤瘠薄;有些地方因地理位置偏僻、人口较少、经济条件跟不上而只能粗放经营;有些地方因经营决策失误、管理不善而引起立地条件衰退;也有少部分因人为破坏而使林分生长严重受阻.根据组成林分的建群种和有指示意义的灌木种类, 在莽山林区次生林分布区内选测5个典型类型加以分析研究, 这5个类型是:
① 硬斗石栎/山鸡椒、南岭箭竹低质低效次生林; ② 杉木 (萌芽) 、红楠/东方古柯、南岭箭竹低质低效次生林; ③ 马尾松、金毛石栎/鹿角杜鹃、苦竹低质低效次生林; ④ 马尾松/铁芒萁低质低效次生林; ⑤ 马尾松无灌草低质低效次生林.
为了更好地分析各林分的特点, 现分别把林分生长的环境因子如海拔、土层厚度、土壤类型、土壤各层次的总孔隙度、土壤表面水土流失状况、土壤最大降水贮存量、坡度、草本层灌木层和乔木层的相对照度、林分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的灌木树种组成等列入表2.其中: 土壤最大降水贮存量 (mm) =0.1×土层厚度×土层总孔隙度, 再分别各土层累加求得.
3.2 低质低效林分的界定
质低效次生林和对照林分的主要生长状况指标统计如表3.表中的各标准地的平均年龄, 对松、杉是标准地的实测通过加权求得; 阔叶树则是先编制莽山林区的速生、中生、慢生树种的年龄与胸径相关表, 查表求得各标准地各树种的年龄, 再加权平均求出平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