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考其他-第十一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A卷.docxVIP

初中历史中考其他-第十一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A卷.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卷 一、选择题 1.(2023·山东烟台)“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七七事变 C.甲午中日战争 D.九一八事变 2.(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右图是1936年12月30日《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从标题看该报道的观点应该是( ) A.肯定张杨的行动 B.批评张杨的主张 C.反对国民政府 D.保持中立立场 3.(2023·外国语模拟)史学家张荫麟曾写道:“我们正处于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其中的“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 4.(2023·山东德州)2023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发生于( ) 年 年 年 年 5.(2023·山东莱芜)“因念抗战中,华北阻寇骑。平型雁门捷,阳堡显奇迹。……”这是陈毅元帅的诗作《过太行山书怀》中的名句。以下选项与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最为相似的是( ) A.南京大屠杀 B.血染卢沟桥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6.(2023·山东泰安)这是一次明确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光明前途的大会。这次大会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7.“中国在八年抗战中,为了自己的解放……曾经作了伟大的努力。这种努力,主要地是属于中国人民方面的。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界、产业界,在后方努力工作,海外华侨输财助战,一切抗日政党,除了那些反人民分子外,都对战争有所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实行全民族抗战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配合 D.中日两国力量对比悬殊 8.(2023·山东聊城)1945年8月,柳亚子赋诗一首:“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此诗称颂的是( ) A.谭嗣同 B.孙中山 C.毛泽东 D.张学良 9.(2023·江苏盐城)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根据毛泽东不要与前来合击之敌纠缠,下决心不要后方的指示,兵分三路横跨陇海线,开始千里跃进的壮举。此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挺进大别山 B.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 D.转战陕北 10.(2023·长清模拟)右图为位于淮海战役纪念馆门前的雕塑——一个戴花披绸的独轮车车轮造型。该雕塑的寓意是( ) A.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战争胜利的保证 B.人民军队是由广大人民群众组成的 C.人民解放军是以劣势装备打败敌人的 D.人民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革命气概 二、非选择题 11.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是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集中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复杂多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友好交流】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1)日本仿效唐朝“法式”进行的重大改革是什么? 【各自探索】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2)结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侵略抗争】 材料四 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