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教师考试:埃里克森与他的“八个阶段”.docxVIP

湛江教师考试:埃里克森与他的“八个阶段”.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湛江教师考试:埃里克森与他的“八个阶段” 每个孩子在每一发展阶段都会产生蓬勃发展的新奇迹,它构成新的希望和新的目标。 —埃里克?洪伯格尔?埃里克森 埃里克?洪伯格尔?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美国儿童精神分 析师,当代最负盛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他以自我同一性为核心,将人的生命周期分成八个 阶段,创建了人格发展渐成说,开毕生心理学研究之先河。这一理论在发展心理学向生命全 程视点的转变中起了巨大作用,它把社会文化因素纳入精神分析理论,代表着自我心理学的 社会文化转向。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发展作 出了杰出贡献。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以下八个阶段: 婴儿期(0-1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信任感在人格中 形成了 “希望”的品质。这一阶段体现着“希望”的实现。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 愿望的可实现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对于初次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婴儿而言,对于这个陌生的世界是否安全、能否满足他的 需要有着本能的敏感。如果可以获得成人的精心照顾和保护,那么便会逐步建立起对周围人 及世界的信任感(即安全感),反之,就会产生不信任感,并将在今后的生活中,对外界的人 和事乃至这个世界都充满了内心的疑虑。信任感是整个人格发展的基础。 儿童早期(1-3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着“意志” 的实现。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 抑制的决心。” 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能力快速发展,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凡事都 想亲自尝试,并藐视外部的控制。“让我来”、“我不”成为此阶段儿童的口头禅。因此, 此时的孩子与父母的冲突开始出现,出现了 “第一个反抗期”。如果父母在安全的范围内给 孩子一定的自由,鼓励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就能使孩子获得自主感。反之,如果限制过多、 指责或者惩罚过多,便会使儿童产生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与羞怯感。埃里克森认为,自主感在 人格中形成了 “意志”的品质。 学前期(3-6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 ofhfn中公教育 的实现。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 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此阶段儿童在自主性的基础上,发展出更广泛地探索世界、扩充环境的愿望。如果他的 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就会形成主动性,那么将来会为他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 人奠定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 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这 一阶段,主动性形成了人格中的“目的”品质。 学龄期(6-12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 的实现。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 练技能和智慧。” 此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意味着真正意义上地进入了社会。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 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为了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与他人共处,儿童必须 勤奋、努力。如果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感。埃里克森 认为,勤奋感是人格中的“能力品质。” 青春期(12-18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 诚”的实现。所谓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 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感觉。跨入青春期的个体,由于身体迅 速发展、性的成熟,以及所面临的种种社会义务与选择,会对过去产生怀疑,对将来迷惘,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难以统一,这就是同一感危机。如果个体在跨入青春期之前,有较强的 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和勤奋感,就容易在这一阶段实现自我同一感。否则,就容易形成 “同一性混乱”。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形成了 “忠诚”的品质。 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成年早期(18-25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立感,体验着“爱 情”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爱是“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年轻人在此阶段开始寻求一种特殊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来发展他的亲密感。恋爱与婚 姻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 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 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

文档评论(0)

dajied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