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奥灰水带压开采技术分析及防治水措施.pdfVIP

矿井奥灰水带压开采技术分析及防治水措施.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矿井奥灰水带压开采技术分析及防治水 措施 摘要 随着煤矿采掘活动进行,奥灰水已经给矿井带来了严重危害,在奥灰 带压区,应进行以掘进工作面钻探为主的构造超前探测,特别是隐伏导水构造的 探测。开拓掘进前,应使用钻探、井下物探等手段探测煤层中是否有隐伏的导水 陷落柱、导水断层等,根据探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关键词:奥灰水;带压开采;水文地质类型;富水性 1、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1.1 井田主要含水层 (1)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根据井田内施工的 YZK-1 水文钻孔, 孔径为 110mm,抽水试验结果表明奥灰溶裂隙含水层静止水位标高为+831.881m, 涌水量为 1.04L/s,单位涌水量为0.128L/(s·m),渗透系数为0.011m/d,水质 类型为 HCO3-Ca、Mg 型,矿化度小于 0.5g/L,总硬度 14.0,水温 18℃。 (2)石炭系太原组层间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组。根据钻孔揭露,井田内太 原组的灰岩位于 13 号煤层以下,岩溶裂隙亦不发育,10 号煤层以上含水层以中 细粒砂岩为主,厚度 6.88~19.72m,全区平均厚度 10.74m。 (3)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该地层主要由砂岩、泥岩、 砂质泥岩组成。井田内最大残留厚度为 126.40m。井田北部磁窑沟煤矿补 3 号孔 未对该含水层进行抽水试验。涌水量 0.374~0.610L/s,单位涌水量 0.0009~ 0.1870L/(s·m),渗透系数为 0.0023~2.0160m/d,水位标高为+968.69~ 972.69m,矿化度 0.35g/L,总硬度 11.16,pH 值为 6.8,水质类型为HCO3- Ca·Na 型,富水性弱—中等。 1.2 矿井充水通道 (1)构造对矿井充水的影响。井田位于河东煤田的北部,井田构造形态总 体呈向北西倾伏的缓倾斜单斜构造,地层倾角3°~10°,一般8°,矿井生产 建设中10号煤层南翼大巷揭露8条正断层,落差均小于5m,断层对煤矿开采影 响较小。(2)封闭不良的钻孔。井田内有钻孔8个,其中YZK-1号为水文孔, 其余5个钻孔为地质孔。钻孔突水的特点是水量不大,但水压高,来势凶猛,造 成的危害不可小视。在无法确定其是否有威胁时,应设置防水煤柱或进行超前探 放。(3)废弃井筒。井筒也是井下各含水层水力联系的通道之一。井田及周边 开采历史较长,关闭报废的井筒(包括老窑、小窑、生产矿井等)数量较多,地 表水有可能通过未封堵或封堵不严的井口灌入井下。开采前应进行彻查,及时封 堵井口并登记存档,按规定留设保安煤柱,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2、矿井奥灰水带压开采技术条件评价 2.1煤层奥灰带压分区划分 煤层奥灰带压分区划分根据奥灰水能否进入采掘工作面发生突水、发生突水 的危险性的大小,按《煤矿防治水细则》突水系数计算公式对开采区域进行计算 分区。 2.2掘进巷道奥灰带压评价 (1)公式的选取。根据《煤矿防治水细则》,掘进工作面底板安全隔水层 厚度的计算公式: 式中,P为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压力;Kp为底板隔水层的平均抗拉强度; γ为底板隔水层的平均容重;L为巷道底板宽度;t为安全隔水层厚度。 (2)参数的选取。①L为巷道宽度,取设计巷道宽度4.4m,松动圈为2m, 则L=6.4m;②Kp为隔水岩柱岩体抗拉强度,根据井田南部上榆泉煤矿底板抗拉 强度测试资料,10、11、13号煤层底板至奥灰顶界为软弱—坚硬—软弱—坚硬相 间复合结构的岩层,岩体平均抗拉强度分别为1.98、0.49、0.23MPa;③γ为隔 水岩柱平均容重,取24kN/m3;④煤层承受最大水压:10、11、13号煤层最大水 头压力分别为1.6016、1.4751、1.6228MPa。 2.3突水系数法 根据《煤矿防治水细则》突水系数计算公式如下:T=P/M,P=(H - 0 H+M)×0.0098(2)式中,T为突水系数;P为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压力;M为 1 底板隔水层厚度;H1为煤层底板最低标高;H0为奥灰岩溶水水位标高。根据公 式计算出10、11、13号煤层底板奥灰突水系数,其中井田西北角突水系数值最 大,10、11、13号煤层最大突水系数值分别为0.014、0.0

文档评论(0)

专职从事安全评价,应急预案,安全生产标准化,涉路安全评价,管道跨越专项安全评价,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安全咨询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