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第三章第一节《流浪地球》:中西文化比较有图.docVIP

(45)--第三章第一节《流浪地球》:中西文化比较有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第一节《流浪地球》:中西文化差异 第一讲 《流浪地球》:中西文化差异 (2499字) 一、《流浪地球》简介 同学们,相信大家对2019年春节上映的中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都不陌生吧?《流浪地球》的剧本改编于国内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同名短篇小说。刘慈欣所写的《三体》于2015年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流浪地球》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太阳即将毁灭,人类为了生存,从绝境之中寻找希望,最终建造行星发动机用来逃出太阳系。而逃离太阳系的整个过程持续2500年,整整100代人。影片讲述的就是地球逃逸过程之中发生的故事。 二、《流浪地球》中西价值观差异 作为中国科幻作家写的、中国导演执导的《流浪地球》是一部纯粹的中国式科幻片,与大制作、大场面的美国式科幻片《星际穿越》、《黑客帝国》、《盗梦空间》、《阿凡达》等等有非常大的不同。同样是面对世界末日,美国人的思路是造诺亚方舟跑,把希望寄托在飞船储存的人类基因和人类文明信息,而中国人是带着地球流浪,救一救眼前即将消失的文明,守住自己的家园。在巨大的灾难洪荒面前,美国式科幻大片靠的是孤胆英雌,中国式科幻大片靠的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中国人对脚下的土地、对我们生存的地球有浓厚的乡土情结,哪怕去宇宙中流浪,也无法割舍脚下的土地;中国人有浓重的家园情节,哪怕置身无法预测的冒险,心中最难舍的牵绊,是家人和亲情。中国人侧重于“守”,守住故土家园和亲情;西方人的思路普遍是 “攻”,带着人类文明的资料去寻找新家园,去攻略。这便是中西方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 三、《流浪地球》剧情设计的中西差异 下面我们结合电影剧情,为大家分析一下中西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哪里。 首先,对于英雄的设定,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思路。当刘培强发现莫斯的行为均是预先受到联合政府合法授权后,依然选择了服从命令,准备重新进入休眠仓。刘培强再三恳求联合政府开通全球广播,以让朵朵联系更多的人参与到拯救方案中。最终,空间站在脱离了休眠仓(装载着人类文明)的情况下,飞行到行星发动机喷射的火焰尽头被引爆,地球成功逃离,而刘培强则牺牲,成为人类的英雄。从剧情设计中,我们会发现:刘培强相信联合政府、服从命令、舍己为人,这就是中国军人所应有的品质。 而如果是美国版的流浪地球,剧情很可能是这样设计的:主角发现空间站人工智能莫斯舍弃地球叛逃,然后与莫斯展开了对于空间站控制权的争夺,后无意中发现惊天的阴谋,那就是联合政府一开始就打算乘坐先行者号逃生,而所谓的木星计划只是让更多人安心待在地球等死的幌子,最后主角会在一系列的神助攻下,挫败阴谋,拯救地球。还有主角不会壮烈牺牲,而是以难以想象的方式活了下来。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中西方不同的英雄模式。中国的英雄模式:相信组织-服从命令-舍己为人-获得永生;西方的英雄模式则是:对抗政府-挫败阴谋-总能胜利-奇迹生还。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充满了悲壮的英雄主义精神: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等。五千年前世纪大洪水,西方神话里是诺亚方舟,而我们的故事是大禹治水。五千年后太阳大爆炸,我们也不会坐飞船,而是拖着地球一起走。这便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展现出的解决思路上的差异。 除了刘培强英雄形象的设定体现出的中西方的英雄模式差异外,《流浪地球》还展现出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而中国文化提倡集体主义。中国提倡为了集体的利益有时候需要牺牲个人利益;西方提倡随时准备对践踏个人利益的权势致命一击。所以好莱坞电影中拯救人类的是超人、绿巨人、蜘蛛侠,而《流浪地球》中拯救地球的是一群普通人:宇航员、军人、司机、中学生、电脑爱好者。他们的角色是父亲、姥爷、兄妹、同事、甚至陌生人。拯救地球的光荣任务的完成,需要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各个国家的人的共同努力。这一光荣任务的最终完成,甚至需要2500年,也就是一百代人的时间,这显然不是几个超人、精英所能完成的。也就是说,西方文化往往强调对个人主义的高扬,而中国文化有着提倡集体主义的传统。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都体现了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文化内涵。 《流浪地球》提出要带着地球去流浪,而西方科幻电影往往热衷于为人类寻找新的家园。这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家”的认识和感受,有着与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儒家文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个人与世界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家是中国人情感的归宿,精神的港湾。《流浪地球》反复提到“家”、“回家”,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家”的重视和深厚的感情。因此,“回家”对于中国人有着普遍的共鸣。这也是“春运”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特有的现象,成为一年一度全球最大的人口迁徙的原因。 《流浪地球》还体现

文档评论(0)

奉献教育1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心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