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 897-2010马铃薯 青薯10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897—2010马铃薯青薯10号2010-08-04发布2010-08-15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 8972010前言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种子管理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纳添仓、王志远、韩建琪。1 DB63/ 897—2010马铃薯青薯10号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青薯10号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适宜种植地区,对经济性状、裁培技术要点、生产能力进行了说明。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农技、推广、生产单位、种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繁殖、检验、推广、收购和销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B63/T 013青海省马铃薯品种观察记载标准3技术内容3.1品种来源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2000年以中德5号为母本,陇薯3号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为01-11-52,属Solanuwtuberosumssp,tuberosuw2009年12月10日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为青薯10号,品种合格证号为青审薯2009001.3.2特征特性观察记线按DB63/T013执行。3.2.1植株性状半光生动芽顶部尖形,呈紫色,基部围形,粉红色,茸毛稀少。幼苗直立、绿色。株型直立,株高68.2厘米土5.72厘米,茎租1.40厘米土0.12厘米,室绿色,茎横断面三棱型,兴直状。主茎数3.00个士1.00个,分枝数3.37个士1.12个。叶色深绿,叶缘平展,复叶髓圆形,有4对侧小叶,排列中等,顶小叶尖端尖钝形,次生小叶4对,托叶呈卵形。3.2.2花果性状聚伞花序,有7朵一8朵花,排列蔬散,花蕾椭圆形,绿色,总花梗长12.30厘米士1.65厘米,花柄节绿色:萼片绿色,短尖形,花冠紫色,直径3.35厘米土0.18厘米;花瓣尖,浅红色,雕蕊花柱长,柱头二分裂,绿色:雄蕊5枚,聚合成圆柱状,黄色,无天然果。3.2.3薯块形状1 DB63/ 8972010薯块因形。表皮光滑。表皮白色,薯肉白色,芽眼浅,芽眼数5个一7个,芽眉弧形,脐部浅。结薯集中。休眠期35天士4天,耐贮额。3.2.4经济性状单株产量786克/株土104克/株,单株结薯数4.50个土1.40个,单薯重量130克/株土8克/株,淀粉含量19.69%,维生C19.94毫克/100克,租蛋白2.06%,还原糖0.170%,食味品质好。3.2.5属性及生育期晚熟,播种至出苗期32天土2天,期间≥5C的积温330.20℃±18.70℃;出苗至现蓄期22天土3天,期间≥5℃的积温300.90℃±35.80℃;现蕾至成熟期96天±3天,期间≥5℃的积温2012.40℃±60.40C:生育期118天土3天,期间5C的积温2163.70C土42.90C,全生育期148天土3天,期间5C的积温2493.90C ±40.80C3.2.6抗逆性耐早、耐寒。3.2.7抗病性抗晚疫病、环膚病、轻感黑胫病。3.3栽培要点选择前在未用除草剂,土地平整,肥沃、耕层深厚,通气性好的地块,忌连作。前在作物收获后,对土壤进行秋深翻,结合深翻施农家肥每公项30.000吨一60.000吨(2000千克/亩一4000千克/亩),播前施纯氮0.150吨(10.00千克/亩),五氧化二磷0.078吨(5.20千克/亩),氧化钾0.150吨(10.00千克/亩)。用药剂进行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播前选择无病、无伤的幼壮薯作种,整薯播种或切块播种,切块播种时用75%酒精对刀具进行消毒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播种量每公项2.250吨—3.000吨150.00千克/亩—200.00千克/亩),行距70.00厘米—80.00厘米,株距为25.00厘米一30.00厘米。水地密度4.50万株/公项(3000.00株/亩),早地密度6.00万株/公顾(4000.00株/亩)。川水地区采用平种,等行或宽宰行种植,等行60.00厘米一70.00厘米:宽牵行宽行80.00厘米一90.00厘米,牵行25.00厘米—30.00厘米。高位山早地可起辈等行距种植,行距70.00厘米一80.00厘米。苗齐后除草松土,开花前及时灌水、施肥、培土,现蕾至开花前追施纯氨0.069吨(4.6千克/亩),开花前后喷施磷酸二氢钾2次一3次。在生育期发现病株,随时拨除。田间植株茎叶枯黄90%以上时收获,防止机械损伤。+生产能力及适宜地区4.1生产能力水地产量37.500吨/公项—45.000吨/公项(2500.00千克/亩—3000.00千克/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