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07. 060DZP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284—2015地质灾害排查规范Specification of dynamic survey on geological hazards2015-06-11发布2015-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
DZ/T 0284—2015目次12.
DZ/T 0284—2015表1泥石流沟堵塞程度判别表堵寒程度特严重沟情李曲-河段宽事不均.下口.坎多,大部分支沟交角度大,形成区集中.海相堵产重-阵流沟植较期直-河段宽率较均-楚坎,下不多,主支沟交角多数小于60°,影或区不太集中,河床堵富情况一般轻微海情期直均与),主文沟交汇角小,基本无卡1.比致,形成区分款.药茂科陷时闻直少ZB调查堆积区面积、形态、体程、登置或切制情况,堆积物的物质组成和颗粒级配等,初步判断堆积扇的发展趋势等,8. 2. 3. 4确定混石流沟流域在地质构造图上的位置,重点调套研究新构造对地形地貌、松散周体物质形或和分布的控制作用-削明与泥石流活动的关系,分析研究地囊可能对混石流的触发作用。8. 2. 3. 5两套流城内的人类T程活动,主要调套人类工程活动所产生的周体废弃物(矿山尾矿、T程弃流、弃土、垃圾的堆放位置、堆放形式和体积规模等。8. 2. 3. 6调查流域内植被分布和土体利用情况.阔定流域内植被严重破坏区、陡坡耕地区等。8. 2. 4泥石流成因调查8. 2. 4. 1基本查明混石流的物源条件包括物源来源、类型、分布、储量、待征和补给方式等8. 2. 4. 2基本查明混石流发生的地形地貌条件.包括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沟床比降、山坡坡度和流域形态等.确定流域地貌发育演化历史及泥石流活动的发育阶段。8. 2. 4. 3调查混石流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包括诱发泥石流的暴雨、冰需融水、水体溃决(水库、冰湖、琅塞湖)等因素,调套流域内降水、山洪的变化特征,尤其是最大暴雨强度及年降水量,暴雨中心位置及山洪引发混石流的地段。8. 2.5泥石流特征调查8. 2. 5. 1调查沉石流活动历史,包括历次流石流发生的时间、规模、泥石流泥位标高.确定混石流发生的规模和频率。8. 2. 5. 2调查混石流的适动过程,测量了解泥石流的动力特征(流速、流量,亨道超高,冲击力等),估算泥石流的一次最大堆积量,8. 2.5. 3根据混石流水源类型、地锐部位、流域形态、物质组成、固体物质提供方式、流体性质,发育阶段、暴发频率和堆积物体积等分类指标,按D之/T0261要求对泥石流进行综合分类。8. 2. 5. 4采用流石流沟严重程度数量化表(参见附录B.1).根据附录B2对混石流沟易发程度进行评判,8. 2. 6泥石流危害调查8. 2. 6. 1调查了解历次混石流残留在沟道中的各种痕连,采用位商查法划定混石流危险区(参见表2,泛位调查法难以确定危险区范时,可按设防的降雷额事南量,计算泥石流流量和混位线.并划定危险区范围,8. 2. 6. 2调查混石流危害的对象、危害形式(龄埋和漫流、冲刷和磨蚀、捷击和高、堵塞或挤压河道以及灾情。
DZ/T 2泥石流活动危险区域划分表危险分区判别特征1.混石流、洪本能直接则达的地区;历史最高混位或水位线及泛溢线以下地区极危险区2,河沟两岸已知的及预测可能发生期革,潜坡的地区,有变形遵象的期竭,数区或内和坡前缘可巢到适的区域内3,堆扇警压大河被堵事后引发的大河上,下函可能受灾的地区1,量高泥位或水位线以上加培塞后的塞高本位以下的施没区-责坝后证石速可能到达的地区急险区2.河沟两率前星.清坡后缘聚限以.:50m~100范雷内,或校实增地形确定3.大河因石该堵江后在极危险区以外的周边地区仍可能发生灾害的区域彭区位于危险区写危险区相帮的地区,它不会直接与泥石造遇·愈却有可能间接受到况泥石流急害的牵连而发生某费级别灾害的地区安全区不其备记石流发生的物累,地恶和水文条件的地区,或位置明是高于混石流范位的吨区6不稳定斜坡排查9. 1已有不稳定斜坡核查9. 1. 1重点核查不稳定斜坡变形酸坏迹象及其发展变化情况,包括地表变形(挖张裂缝、剪切裂缝、地面隆起或地面固陷等)、建筑变形、树木重斜或渗冒泽水等,9. 1. 2核查不稳定斜坡减胁对象的变化情况,包括危险区内人口的迁移、土地利用的变化。9. 1. 3核查不稳定斜坡影响范围内人类工程活动的开展情况及其与不稳定斜坡发展演化之间的响应。9. 1. 4分析不稳定斜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判断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和发展演化追势,划定危险区,进行险情顾测,9. 1. 5更新不稳定斜坡资料信息:包括野外调查表和数据库等,并提出防治建议,9. 2新增不稳定斜坡调查9. 2. 1调查范围应包括可能对不稳定斜坡有影响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B_T 7474.3-2014自动照相机技术条件 第3部分:自动卷、倒片.pdf
- JBT 7520.3-1994磷铜钎料化学分析方法 钡钼酸光度法测定磷量.pdf
- DB37_T 2975-2017国土资源数据服务目录体系规范.pdf
- FZ_T 51021-2021CN纤维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泡料.pdf
- JB_T 3850.1-2015折边机 第1部分:技术条件.pdf
- FZ_T 54109-2018有色对位芳纶长丝.pdf
- JBT 6619-1993轻型机械密封 试验方法.pdf
- HJ 698-2014水质 百菌清和溴氰菊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
- DB37_T 1663-2020毛木耳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37_T 3299-2018轮胎制造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