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27 120EJF49备案号:53306—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EJ/T20097—2016铀浓缩广设计准则Design criteria for uranium enrichment plant2016—01-19发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EJ/T20097—20167.3.6局部排风系统应根据放射性物质散发情况设置一级或两级过滤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应保证对轴气溶胶和氟化物总的净化效率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7.3.7排风净化装置如过滤器、酸雾净化塔或废气净化器等,应设计可检查其净化效率或阻力损失的设施。7.3.8与安全相关的通风系绕的设备,应保证其连续运行并提供必要的元余度,如供取料厂房的局部排风及净化设备考虑100%的几余度。7.3.9全面排风可通过屋项排风相直接排放。7.3.10送风应经过滤处理,满足厂房内空气清洁度的要求。7.3.11送排风系统应按规定设防火阀,火灾状态时能有效关闭,7.3.12通风系统的设备和管道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制作。7.3.13送风空气参数和室内空气参数应满足工艺要求。7.4放射性废物的控制与处理系统7.4.1基本要求7.4.1.1放射性废物控制与处理系统的设计应满足GB14500的规定,考虑工厂在正常运行和设计基准事故或事件下废气和废液的控制措施,实现废物的最小化。7.4.1.2在确定向环境排放的限值时,应进行最优化分析。7.4.1.3废物系统应当包括专用的存、净化处理、去污清洗、气体过滤以及相应的分析检验设施。7.4.1.4放射性废物分类应符合GB9133的规定。7.4.15废物处理设施应有完善的防护措施,保证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7.4.2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轴物料操作厂房产生的工艺尾气和局部排风应经相应的处理后方可排出.排出废气中的化学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应低于GB16297的规定,并进行最优化,所排出气体中的铀浓度和排放总量应满足审管部门批准的管理限值。7.4.3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7.4.3.1废液排放前应根据其特性(如物理和化学特性、活度浓度、含盐量、最浮物含量、酸碱度等)经相应的废液净化处理系统处理后方可排出。7.4.3.2所排放废液中的铀浓度及其它化学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排放总量应符合GB18871—2002中8.6的规定或审管部门批准的管理限值。7.4.3.3废液处理系统应根据轴物料中U的丰度考虑核临界安全问题。7.4.3.4废液应采用槽式排放方式进行受控排放。7. 4. 3. 55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不应直接排入厂区排水系统,应单独排放处理,经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排入厂区排水系统。7.4.3.6放射性废水总排放口应取样监测。7.4.4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系统7.4.4.1应考虑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处理和暂存的设施。7.4.4.2应根据放射性固体废物的特性(如物理化学特性、放射性比活度等)和后续整备、贮存、运输或处置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7.4.4.3应根据放射性固体废物的特性、数量、包装形式以及所在地区的气象、地质及水文条件设计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设施7.4.4.4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应考虑材料的回收利用和最终处置要求。7.4.4.5应采取措施监控装有固体废物的包装物。7.5轴物料的操作与购存7.5.1铀物料的操作与贮存应满足工艺操作规程及临界安全设计要求。7.5.2加工处理和转移镐物料应力求实现密闭化、机械化,防止散落和直接晕露。7.5.3应根据生产能力设置轴物料的专用暂存区,7.5.4在设计基准外部事件和设计基准事故的情况下,轴物料的贮存设施应仍能保证安全状态。7.6辐射及剂量监测7.6.1空气污染监测7
EJ/T 20097—2016溶胶平均浓度的地点。7.6.1.3应考虑检修、事故处理等场所放射性气溶胶的监测。7.6.2表面污染监测7.6.2.1在厂房卫生出入口应设置表面污染监测仪,对工作人员的手脚和衣服进行监测。7.6.2.2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表面污染监测仪,对各放射性场所的设备、墙面、地面进行定点、定时常规监测。7. 6. 33外照射监测7.6.3.1应配备Y辐射监测仪表,用于工作场所外黑射监测。7.6.3.2对Y外照射的监测重点,主要放在工艺回路和设备中易产生工作物料积累的部位,如;装料容器、供料过亮器等、7.6.4个人剂量监测7.6.4.1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应配备分析尿轴、尿氟的测量手段,以测定工作人员的内照射水平。7.6.4.2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应配备适当类型的个人剂量计供常规监测用,还应配备有报警功能的个人剂量仪供检修及事故时用。7.6.5放射性流出物监测7.6.5.1对于放射性气载流出物,应在排气筒适当位置设置放射性气溶胶取样口。7.6.5.2对于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在排放前应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7_T 5112-2018村庄道路建设规范.pdf
- JB_T 7474.3-2014自动照相机技术条件 第3部分:自动卷、倒片.pdf
- JBT 7520.3-1994磷铜钎料化学分析方法 钡钼酸光度法测定磷量.pdf
- DB37_T 2975-2017国土资源数据服务目录体系规范.pdf
- FZ_T 51021-2021CN纤维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泡料.pdf
- JB_T 3850.1-2015折边机 第1部分:技术条件.pdf
- FZ_T 54109-2018有色对位芳纶长丝.pdf
- JBT 6619-1993轻型机械密封 试验方法.pdf
- HJ 698-2014水质 百菌清和溴氰菊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
- DB37_T 1663-2020毛木耳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pdf
- JBT 5555-2001机床控制变压器.pdf
- JBT 6341.2-2007钢球磨球机 第2部分:精度检验.pdf
- JBT 7601.4-1994电线电缆专用设备 基本技术要求 第4部分 焊接件.pdf
- JB 6880.2-1993泵用铸钢件.pdf
- DZ 0064.70-1993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重铬酸盐氧化法 测定化学需氧量.pdf
- JB 7629-1994耐火纤维衬的设计和安装规范.pdf
- DB37_T 4035-2020规模化驴场生物安全技术规范.pdf
- DB64 488_2007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操作技术规范.pdf
- JB_T 5897-2014防爆桥式起重机.pdf
- JB_T 9440-2015静电复印机用定影卤钨灯管.pdf
最近下载
- TZS 0678—2025《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本底血清样本管理规范》(水印版).pdf VIP
- 2025年工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pptx VIP
-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课件(共37张PPT).pptx VIP
- 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抢救流程与规范.pptx VIP
- 平衡梁组件的承压检测装置.pdf VIP
- 2025年最新工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pptx VIP
- 44-无机复合聚苯不燃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T_CIEEMA002-2020.pptx VIP
- 供货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docx VIP
- 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docx VIP
- T_ACEF 207—2025(工业有机废气收集系统技术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