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_T 6095-2013除冰防冰液冰点测定方法.pdf

MH_T 6095-2013除冰防冰液冰点测定方法.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1. 100. 45G 17MH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6095—2013除冰防冰液冰点测定方法Test method for freezing point of deicing/anti-icing fluid2013-05-28发布2013-08-01实施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 MH/T 6095—201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立项。本标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成都民航六维航化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永超、李宏谱、谢麟、管明、吴斌、李林、李吉福。MH MH/T 6095—2013除冰防冰液冰点测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除冰防冰液冰点测定的方法概要、冰点测定仪、制冷方式、试验步骤、冰点的确定、报告和偏差本标准适用于在实验室对除冰防冰液冰点的测定2方法概要本测定方法通过绘制结晶前的时间一温度冷却曲线和结晶后的水平结晶曲线确定冰点,即通过冷却曲线和结晶曲线的交汇点确定冰点。如果出现过冷现象,则过冷后温度回升所达到的最高温度即为冰点,注:本标准中冰点是指:未出现过冷现象时,试样开始结晶时的温度:一出现过冷现象时,试样初始晶体形成后立刻出现的最高温度,3冰点测定装置3.1组成冰点测定装置由冷却槽、冷冻管、揽拌器、温度测量仪等组成(见图1),3.2冷却槽冷却稽为一个不小于1.9L的标准杜瓦瓶,用于容纳冷却液。在杜瓦瓶底部放置玻璃棉垫以防被冷冻管尖端损坏。3.3冷冻管冷冻管为约200ml未抽真空、未镀银杜瓦管,并由三孔的软木塞(或橡皮塞)封闭:热电偶或温度计插入软本塞中央的孔:揽拌样由侧边的孔伸入:第三个孔用于穿过金属丝引入晶种(见图2):3.4搅拌器搅择器为一根直径约为1.6、下端绕制为五匝线圈的不锈钢丝。在揽拌过程中应确保揽拌器上升到最高位置时,无线圈暴露在液面外。揽拌器由雨刷式电机或其他电机设备驱动,电机与搅拌器之间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连接,使搅拌器进行直线的上下往复运动。调节搅拌线圈行程,使线购最低位置刚好到达冷冻管底部。3.5温度测量仪可使用玻璃温度计、电阻式温度计或多结一康铜热电偏作为温度测量仪,温度测量仪的灵敏度为0.1C,使用前应经过校准。1 MH/T 6095—2013说明:一驱动装置:投拌器;湿度测量仪:软本塞(或橡皮塞);夹子;冷却液液面:试样液面:冷却槽;10玻璃棉垫,图1冰点测定装置示意图 MH/T 6095—2013说明:1—搅拌装置:2——温度测量仪:3—引导结晶用塞孔(带堵头):4—软木塞(或橡皮塞);5——冷冻管。冷冻管示意图4制冷方式4. 1制冷剂制冷制冷剂是在酒精或其他合适的冷却液中加入干冰制成的。测试时冷却槽的底部或项部应至少保持13厚的干冰,根据选用冷却液的不同,应对冷却液可能造成的火灾及毒性危害采取是够的预防措施。当对制冷剂的温度要求低于或等于-46时,可用液氮作为制冷剂。使用后的液氨应于当天及时进行处理,以防止其中的溶解氧和无意混入的有机冷却液发生爆炸。4.2压缩机制冷通过制冷压缩机对酒精或其他合适的冷却液进行制冷。3 MH/T 6095—20135试验步骤5.1按图1所示装配仪器,暂不加入冷却液和试样。检查组装后的揽拌器工作情况,以确保所有部件操作正常。5.2将冷却波注入冷却槽,使冷冻管周围充满冷却波,如使用制冷剂制冷,应不时向冷却波中加入干冰,使之符合4.1的规定。如使用压缩机制冷,则打开制冷压缩机开关,设定冷却波温度。5.3打开冷冻管塞,加入75m1~1001试样并盖上管塞。试样波面应低于冷却波波面,试样在加入冷冻管前可被预冷至高于预期冰点约8℃的温度。5.4启动搅拌器,调节搅拌器速度到每分60次80次,揽拌器上下运动一个循环为一次。揽拌开始后,应定时观察并记录试样温度。在温度接近试样预期冰点时,温度记录时间间隔应缩短至每15s次。在达到预期冰点温度时,应进行种晶以防止出现过冷现象。可通过引入末梢带有已冻结试样的金属丝来进行种晶。可将试样溶液加入一个小的试管内,直接插入冷却波中来制取冻结的试样。种晶时试样的冷却速度应小于1℃/min。5.5在明显的冰点出现后,应继续定时记录试样温度变化至少10min.冰点的确定用直角坐标绘制时间温度曲线图在结晶时段将呈现一个明显的水平曲线,净期曲线和结晶曲线的水平交叉点!对应的湿度即约冰点(见图3a)果试样出现过冷现象,试样过冷今后立即呈现的最高温度即为冰点(见图3E应严格控制过温度,若过冷温度超过1℃,则本次测试应视为无效,应重新测试。时间T.min时间T,mina)b)图3时间一温度曲线图7报告报告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样品描述:测试方法依据的标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