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pdfVIP

GBT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GB/T 18487.3-2001 (2001-11-02 批准,2002-05-01 实施) 前 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CDV 61851-2-2:1999 《电动车辆交流充电站》 和 IEC/CDV 61851-2-3:1999 《电动车辆直流充电站》两个标准内容,补充了根据我国电动车 辆充电技术研究和充电设备生产、运行的成果及经验,同时修改了不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有关 内容,例如与已发布的国家标准不一致、相矛盾的内容,对指标、过严要求也进行适当调整。 本标准也参考了日本 JEVS G101-1993 标准和美国的 SAE-J 1772-1996 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B 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清华大学。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兆维集团、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八研究所、 保定金风帆蓄电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国光、刘中仁、孙晓民、周希德、王长青、曲晓红、许长洪等。 IEC 前言 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一个由所有国家的电工委员会(IEC 国家委员会)组成 的国际性标准化组织。IEC 的目标是为了促进电气和电子领域中与标准化有关的所有问题的国 际合作。为此目的,除了开展一些其他活动外,IEC 出版了许多国际标准。这些标准委托有关 技术委员会进行编制,对所涉及主题感兴趣的任何 IEC 国家委员会都可以参加其准备工作。与 IEC 有联系的国际性组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也可以参加编制工作,IEC 与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按照两个组织之间协议所确定的条件,密切地进行合作。 2)IEC 有关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代表对这些问题十分关切的所有国家委 员会的技术委员会作出的。这些决议或协议尽可能地表达了对所涉及问题在国际上的一致意 见。 3)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出版,以推荐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 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IEC 国家委员会应尽最大可能地采用 IEC 国际标准作为他 们的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IEC 标准和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应该在国 家或地区标准中明确地指出。 5)IEC 并未制定表明其认可的标记程序,任何设备宣称其符合 IEC 某项标准,IEC 将 不承担责任。 6)要注意本国际标准的某些成分可能是专利保护的对象,但 IEC 没有责任去识别任何 或所有这样的专利权。 国际标准 IEC 61851-2-2 和 IEC 61851-2-3 是由 IEC 的 7B 技术委员会提出的。 本标准 IEC 61851-2-2 和 IEC 61851-2-3 是系列标准 IEC 61851 中第二部分的第 2 部 分及第 3 分部分。 已发布的这个系列标准在结构上划分成下列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电动车辆(EV)传导充电系统的一般性要求。 第二部分:电动车辆传导耦合所用设备的结构、电气及性能要求。 第二部分进一步细分成以下几个部分(这些部分己作为国际标准发布): ——部分 2-1: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部分 2-2:电动车辆交流充电站。 ——部分 2-3:电动车辆直流充电站。 第三部分:电动车辆充电站和电动车辆之间的通信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 统 GB/T 18487.3-2001 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Electric vehicle co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A.C./D.c.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1 范围 本标准与 GB/T 18487.1 结合,给出传导连接到电动车辆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