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 7161-1993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热处理件通用技术条件.pdf

JB 7161-1993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热处理件通用技术条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J84JB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7161--93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热处理件通用技术条件1993-11-21 发布1994-03-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发布 目次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2引用标准(1)3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检验方法(2)标志和证明书(3)5附录 A渗碳(碳氮共渗)淬火回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检验(补充件)(31) JB/T 7161 --93图5工具钢马氏体评级图(500×)第1级第2级(细针状马氏体,针的长度≤1.5mm)(细针状马氏体.针的长度1.5mm)第3级第4级(针状马氏体,针的长度≥2.5~4mm)(针状马氏体,针的长度4~~6mm) JB/T 7161-93第6级第5级(粗针状马氏体,针的长度6~8mm)(粗针状马氏体,针的长度8~12mn)第8级第7级(粗针马氏体.针的长度12~16mm)(粗针马民体:针的长度16~25mm)10 JB/T 7161-93第9级第10级(粗针马氏体,针的长度25~50 mm)(粗针马氏体,针的长度≥50mm)图6渗碳层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评级图(400×)第1级第2级.1. 1 JB/T 7161 --93第4级第3级第5级第6级12 JB/T 7161-93第7级第8级图7渗碳层块状碳化物评级图(400×)第1级第2级(碳化物较少呈纽小粒状分布)(碳化物呈细小粒状、均匀分有)13 JB/T 7161 -93第3级第小级(碳化物呈细小块状、均勾分布)(碳化物星中等块状、密集分布)第,5级第6级(碳化物呈较大块状、个别处呈断续网状分布)(碳化物星大块状、个别处星断续阀兴分布)14 JB/T 7161-- 93第7级第8级(碳化物呈连续网状分布)(碳化物呈粗大网状分布)图 8(第1级第2级(无游离铁素体)(微量游离铁素体)15 JB/T 7161-93第3级第1级(少细条状及小块状游离铁素体)(少捷细条状及小块状游离素体)第5级第级(条状及块状游离铁素体)较多数量的块状及条状游离主案16 JB/T 7161-93第7级第8级(多放的块状铁累体)(大量的块状铁索体)图9调质钢普通泽火马氏体依评级图(500×)第1级第2级17 JB/T 7161-- 93第 3 级第4级第5级第6级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JB/T 7161 --- 93热处理件通用技术条件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热处理件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热处理零件,不包括有色金属及粉未治金热处理零件。凡产品图样或技术文件无特殊要求时.均应按本标准执行。2引用标准GB 22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方法GB 699优质碳索结构钢技术条件GB 1298碳素工具钢技术条件GB 1299合金工具钢技术条件GB 3077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YB 27钢的晶粒度测定法3技术要求3.1零件材质,必须符合产品图样或工艺文件(或材料代用单)的规定。3.2凡零件材质及上工序质量检验不合格者、不予热处理。3.3热处理前、零件表面不应有碰伤,麻点、锈迹及其他表面缺陷。3.4优质碳素结构钢及合金结构钢制件其原材料成分、性能应符合GB699及GB3077钠规定。正火后组织应为均匀分布的铁素体加片状珠光体·晶粒度5~8级·按YB27钢中晶粒度第一标准级别图评定。淬火后,其马氏体级别应小于或等于5级,按图9进行评定。3.5碳素工具钢制件其原材料成分、性能应符合GB1298的规定。退火后,珠光体级别应为2~5级(见图1)。网状碳化物级别.当钢材截面尺寸小于60mm时,应小于或等于2级:当钢材截面尺大3.6合金工具钢制件其原材料成分、性能应符合GB1299的规定。退火后.珠光体级别应为2~5级(见图3);网状碳化物级别小于或等于3级(见图4)。淬火后,马氏体级别应小于或等3级(见图5)。3.7渗碳及碳氮共渗钢制件应符合第3.7.1~3.7.6.2条的规定。3.7.1原材料技术条件应符合GB3077的规定。3.7.2渗层深度、有效硬化层深度、表面及心部硬度必须符合产品图样或工艺文件的规定。3.7.3渗碳(或碳氮共渗)淬火、回火后,表面淬硬层金相组织应为隐晶状(或细针状)马氏体+粒状磁化物十少量残余奥氏体。心部组织应是低碳马氏体(或屈氏体)十少量铁素体。3.7.4渗层中过共析层十共析层深度应为总深度的50%~70%。3.7.5渗层中,表面碳浓度应大于或等于0.8%。3.7.6表面及心部金相组织要求应符合第3.7.6.1、3.7.6.2条的规定。3. 7. 6. 1渗碳见下表及图6、图7、图8、图10。机械工业部1993-11-21批准1994·03-01实施1 JB/T 7161 -.-- 93第7级第8级第9级第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