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 769_2012马铃薯脱毒苗污染控制技术规程.pdf

DB64 769_2012马铃薯脱毒苗污染控制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 020B 16DB64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64/T 7692012马铃薯脱毒苗污染控制技术规程2010-03-28发布2012-0328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4/ T 7692012前言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本标准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归口。本标准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瑞清、康萍芝、张丽荣、郭成瑾、刘浩、张华普、张萍、白小军。 DB64/ T 7692012马铃薯脱毒苗污染控制技术规程1范国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脱毒苗污染控制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污染控制技术。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脱毒苗的污染控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8133马铃幕股毒种薯NY/T401-2000脱毒马铃磐种薯(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DB64/T711-2011马铃薯脱毒种薯(苗)病毒分子检测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脱毒苗应用茎间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经检测确认不带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S病毒(PVS)等病毒和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的再生试管苗,经过组织培养方法大量扩繁且不带上述病毒或类病毒用于生产一级种薯的试管苗。4脱毒苗污染控制技术4.1操作前消毒4.1.1无菌操作室消毒4.1.1.1紫外线杀菌操作前以波长为260mm的紫外线灯照射杀菌20min~30min,操作时关闭。4.1.1.2熏蒸灭菌在接种前1天用3%~5%的来苏尔液将室内全面消毒或用甲醛溶液每隔2d3d酒地消毒1次。4.1.2操作用具消毒 DB64/ T 7692012将锻子、剪子、苗瓶等使用器具放于配制的铬酸钾洗液(重铬酸钾25g、水50ml、浓硫酸450m1)中浸泡,除去油污,再用清水冲洗数遍后晾干。4.1.3超净工作台消毒探作前打开紫外线灯照射20min~30min,再用75%酒精消毒擦拭工作台面、台壁,每周要清洗滤板1次.4.1.4工作人员消毒工作服使用波长为200nm~300mm紫外线照射消毒30min。工作人员进入接种室前双手必须肥皂洗净,再用75%酒精擦试消毒,同时穿好洁净的工作服,换上托鞋,戴上专用相子和口罩,尽量减少在室内走动。4.1.5培养基湿热灭菌在每升配制好的MS培养基中加入山梨酸钾0.18g或抑菌剂(50mg硫酸庆大霉素+50mg氨青霉素+50mg硫酸链霉素十0.4g多菌灵)组成混合培养基,然后取定最该培养基装入苗瓶中,勿粘于瓶口或瓶壁,且封口要严密,装后放入高压灭菌锅中消毒灭菌20min~30min,灭菌压力为7.84×10Pa~9.8×10Ps、121℃,灭菌后取出冷却各用。4.2操作中消毒4.2.1开启超净工作台,用灭菌纱布沾上75%的酒精仔细擦拭剪刀、锻子以及苗源瓶、接种瓶外壁等器具,并放于工作台面上。4.2.2点燃酒精灯,将苗源瓶、接种瓶紧靠于酒精灯前方左右两侧,再将设子、剪刀等放于酒精灯外焰上燃烧消毒,要注意消毒尽可能延伸至触及瓶口的位置,待冷却后快速剪苗、接茎段。每接一瓶所用器械消毒1次。4.2.3台面上尽量少放瓶子以保证气流畅通。操作结束后,及时移出按种材料,然后清理台面,4.3操作后杂菌的控制4.3. 1培养室消毒每隔2d~3d,用甲醛游液酒地消毒1次或用75%酒精喷雾降尘1次。非工作人员不得出入培养室,工作人员入内必须穿最洁净的工作服,并套鞋套。4.3.2保证接种苗瓶的瓶口紧密接种后的苗瓶瓶口用封口膜封口,并用线绳扎紧,减少瓶内与室内空气的对流,控制气流传菌。4. 3.3及时清除污染菌将切断接种好的苗瓶送至培养室进行培养,随时观察培养瓶苗的生长情况,如观察发现污染,立即移高培养室,集中深理或选距离销段。4.4病毒检测4.4.1检测方法按GB18133、DB64/T711-2011的规定进行。2 DB64/ T4.2抽样组培苗抽样按NY/T401-2000的规定进行。4.4.3质量要求经检测全部为朗性的再生植株才能用于试管苗扩紫生产,若主要病毒和类病毒中任何一种检测为阳性的植株均判定为不合格脱毒材料,不得用于原原种繁殖。3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