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四无”发展历程创新“四无”粮仓标准.docxVIP

回顾“四无”发展历程创新“四无”粮仓标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首“四无”发展历程创新“四无”粮仓标准 左进良 (江西省粮食局 330046) 吴善征 (原省粮油储运公司退休干部) 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四无”粮仓活动自1955年展开以来,至今已经整整55年,历史已经证明,“四无”粮仓活动在我国粮食仓储工作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可 是,“四无”粮仓标准55年没有什么变化。55年来,社会在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各项工作都在不断进步,新的局势也赋 予粮食仓储工作更多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怎样创新“四无”粮仓标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已成为粮油仓储工作者一种社会责任和压力。为此,围绕“四无”粮仓这项工作,作一回首与思考。 一、五十五年的“四无”粮仓发展历程 解放初期,储粮库房都是旧社会留下来的和征用的旧祠 堂、民房改建成的仓房,仓房简陋,技术落伍,虫蛀、霉变 和鼠雀啮食相当严重。1950至1952年,政务院财经委员会 曾3次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公粮的保存。我国第一代保防人 员积极响应政府的呼吁,以新中国主人公的责任感,凭着奋发图强的精神,为建国初期的保粮工作积极工作,当时有两个 1 先进典型。一个是浙江省余杭县,他们于1953年在仓储条件 十分简陋的情况下,依赖群众,探索出一套“清洁卫生防治 法”,创立出“无虫粮仓”;另一个是广东省开平县蚬岗粮管所, 1954年在高温高湿地域创立出“无霉”粮仓。为此,浙江省余 杭县粮食局负责同志应邀出席党的“八大”,广东蚬岗等“四无” 粮仓先进单位代表和典范人物应邀参加国庆节观礼,见到毛 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人。 1955年,中央粮食部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 出了在粮食保存中积极展开“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的“四无”粮仓活动的提议。各级粮食部门纷繁响应,用实际行动学浙江省余杭县无虫粮仓和广东省开平县蚬岗 粮管所无霉粮仓的经验,努力创立“四无”粮仓。 1956年,我省广丰县沙田粮管所靠这种死打硬拼的精 神,在一座民房仓内,首创了我省第一座“四无”粮仓。之后, 全省各地展开了“学沙田,创四无”活动,陆续创立了一批“四 无”粮仓,发展速度虽然很慢,但步子很稳,付出的劳动代价 也很大。 三年公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粮食库存下降,粮仓管理 放松,不少地方粮食被盗、严重霉烂,虫蛀事故相继发生, 造成了很大损失,“四无”粮仓工作有名无实。 1964年12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国务院批转四川省 粮食厅库存粮食保存情况的检查报告》中批改:“,要建 2 立经常保存、清洁、防治、曝晒和检查等工作。”主持财贸工 作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通知指出:“粮食系统要把保存粮食 工作做为一个重要工作来抓,并且仔细总结前几年那些好的 经验,“四无”粮库要鼎力倡导。”于是在“四无”粮仓活动停止 几年之后又获得恢复。 1965年,我省“四无”粮库房容量恢复到64.86%。 “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四无粮仓”活动受到冲击。有的粮 库害虫成堆,鼠雀成群。这种杂乱场面一直延续了多年。 1972年,国务院提出要整顿公司管理,恢复规章制度。 “四无”粮仓工作在全国得以恢复。与此同时,由于化学工业 的发展,磷化铝、氯化苦等熏蒸药剂国内已能大量生产,在 粮仓内获得了普遍推广应用,对害虫能进行实时有效的控 制,也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的“四无”粮仓工作。 1973年,高安县首创了我省第一个“四无”粮仓县。省粮 食局实时地总结和推广高安等县创“四无”的经验,高安县提 出“扎根生产抓粮质,改天换地创‘四无’”的口号对,当时“四无” 粮仓工作推动很大。 1991年9月,商业部发布了《“四无粮仓”和“四无油罐”评 定办法》,将“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改为“无害虫、 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自此,从省到地市到县每年都要开 展一至四次储粮大普查,联合普查判定“四无”粮仓,评选, 表彰先进,有力地推动了“四无”粮仓的快速发展。 3 1994年3月,国家粮食储备局颁发(“四无粮仓”和“四无油罐”评定办法)的补充规定,在“四无”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符”,即“账实符合”,将“四无”粮仓活动改为“一符四无”粮仓活动。 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到当前,全省95%的储粮单位、 96%以上的仓容达到了“一符四无”标准。 二、“四无”粮仓在发展过程中展现的不足 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进度来讲,“四无”粮仓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以物理手段为主,实现“四无”粮仓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仓房为公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破烂库房、祠 堂、庙宇改造成的简略仓和1954年后国家投资建设的苏式仓。这个时期的储蓄的特点:一是由于我国解放不久,经济 落伍,库房简略陈旧,多半为木质构造,容易藏虫和遭鼠雀危害。二是社会复杂,粮库被盗案件等各类事故时有发生。三 是技术落伍,储粮杀虫剂靠入口。因此决定了当时以展开清洁卫生防治和简单的物理机械防治为主的

文档评论(0)

152****7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