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1175-2007黑龙江省生态村建设标准.pdf

DB23-T1175-2007黑龙江省生态村建设标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01.140.30B01DBXX黑·龙江省地電方标准DB/2007黑龙江省生态村建设标准007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xx/xxx--200x目次前言II1 范围2 引用标准3术语和定义4生态村建设标准体系5生态村建设标准实施基本条件6生态村建设目标7生态村建设考核8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59表1黑龙江省生态村建设标淮,6 DBxX/xxX—200x前言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忧。这种情况若长期发展下去,不但会制约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会影响到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布置和国家环保总局的求,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使我省生态村建设快速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方便管理部门对生态村建设实体进行统一的监督、检查、考核和验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局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树魁、陶勇、李兴隆、耿峰、潘保原、倪艳芳、张力、滕悲坤、李守富、孙健、李继维。本标准由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DBxx/xxX200x黑龙江省生态村建设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黑龙江省生态村建设考核指标和指标值。收。黑龙江省森二系统所属林场可参照执行。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试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于本标准。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889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58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HJ/T8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村容建设与发展规划指行政村制定了符合区域环境规划总体要求的生态村建设规划,并做到了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生态村建设达到了村容村貌洁、道路平整,宅边路旁绿化美化、景观和谐、水清气洁。(1)制定了生态村建设规划,并报县环保部门备案:(2)村域有合理的功能分区布局,生产区(包括工业区、畜禽养殖区等)与生活区分离:(3)村庄建设与当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协调,无破坏古树名木、白然景观和古迹事件:度,有专人监督和检奇:(5)村域内生活污水要有序排放,地表水(包括排灌沟、渠、河、湖、水塘等)要满足环境功能要求:最基本条伴是无异味、无味.水体周围清洁美观:(6)村内宅边、路旁等适宣树木生长的地方应植树:(7)村域内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无违法樊烧秸秆垃圾现象。 DBxx /xxx-200x3. 2村民环保意识与污染事件指村民能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近三年内没有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1)村域内企业认真履行了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近三年内没有受到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2)村域内没有开垦小于25度的坡地:(3)村域内没有发生破坏林地、湿地和草原,无证开山采矿的现象;(4)村民无乱挖中草药、滥捕乱杀、贩买、食用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行为:(5)近三年没有发生环境污染事故。3.3产业政策与环保政策指村域经济发展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1)村域内企业必须符合国家环保产业政策:(2)产业布合理、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场要规模化、集约化,基本达到生态园区管理水平,各项污染物指标要达到排放标准;(3)主要企业实行了清洁生产。3.4宣传教育与生态文明指行政村要有村规民约和环保宣传设施,并倡导生态文明,促进利谐与进步。(1)制定了包括保护环境在内的村规民约,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2)有固定的环保宣传设施,内容能经常更新;(3)村民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环境意识,有正常反映保护环境意见和建议的渠道;(4)生态文明,乡风良好,村民和睦相处。3.5村民人均年纯收入指村民家庭每年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利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入包括从事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经营收入,又包括取自在外人口寄回带回、国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