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血液—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生理学课件).pptx

血液—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生理学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血液 目 录 contents 目 录 contents 掌握: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ABO血型的分型依据;血量及输血的原则。 熟悉:凝血因子的特点;抗凝和促凝的意义; Rh血型系统的特点;ABO血型的鉴定。 了解: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和意义; 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 知识目标 能运用本章所学血液凝固方面的知识,解释临床常用促凝及抗凝方法的原理。 能运用本章所学血型相关知识,正确判定ABO和Rh血型。 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医学态度。 具有辩证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目标 一、血液凝固 概念:血液由流体状态变为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 意义:形成血凝块,堵塞伤口止血 评价:凝血时间正常值3-8min 血浆 血清 来源 血液抗凝离 心后取上清液 血液凝固后 从血凝块析出 纤维蛋白原 有 无 一、血液凝固 编号 同义名 合成部位 编号 同义名 合成部位 Ⅰ 纤维蛋白原 肝细胞 Ⅷ 抗血友病因子 肝细胞 Ⅱ 凝血酶原 肝细胞 需VitK Ⅸ 血浆凝血激酶 肝细胞 需VitK Ⅲ 组织因子 内皮细胞 X 斯图亚特因子 肝细胞 需VitK Ⅳ Ca2+ 肝细胞 Ⅺ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 肝细胞 Ⅴ 前加速素 肝细胞 血小板 Ⅻ 接触因子 肝细胞 Ⅶ 前转变素 肝细胞 需VitK XⅢ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肝细胞 血小板 除Ⅳ(Ca2+)外,其余均为蛋白质 除Ⅲ(在组织中)外,其余均存在于血浆中 除Ⅶ(有活性)外,其余均为无活性的酶原 多数因子在肝脏合成,且Ⅱ、Ⅶ、Ⅸ、Ⅹ依赖维生素K参与 活化的凝血因子在右下角字母“a”标记 一、血液凝固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原因 血管内皮损伤 组织损伤血管破裂 始动因子 因子Ⅻ 因子Ⅲ 血凝速度 慢 快得多 意义 有利有弊 保护机体 一、血液凝固 血浆中 抗凝物质 来源 作用 抗凝血酶Ⅲ 肝脏 血管内皮细胞 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其失活 使Ⅱa、Ⅶ、Ⅸa、Ⅹa、Ⅻa等失活 蛋白质C系统 肝脏 ① 灭活因子Ⅴ、Ⅷ ② 限制因子Ⅹa与血小板结合 ③ 增强纤溶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小血管的 内皮细胞 直接抑制因子Ⅹa的活性,在Ca2+的存在下,灭活因子Ⅶ与组织因子的复合物,从而发挥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的作用 肝素 肥大细胞及 嗜碱性粒细胞 ① 增强抗凝血酶Ⅲ与Ⅱa的亲和力 ② 激活肝素辅助因子Ⅱ ③ 抑制凝血,加速纤溶 ④ 激活血脂酶,防止血栓形成 一、血液凝固 二、纤维蛋白溶解 概念: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 被降解液化的过程,简称纤溶。 作用:清除新鲜血栓(<4小时),使血管内 血流通畅。 过程 : ①纤溶酶原激活;②纤维蛋白降解 系统: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和 纤溶抑制物 二、纤维蛋白溶解 目 录 contents 一、血型 概念: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凝集原:红细胞膜上具有抗原特性的特异性糖蛋白 凝集素:血浆中能与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性抗体 红细胞凝集反应:相对应的凝集原与凝集素相遇, 使红细胞彼此紧紧粘连聚集成簇的现象,在补体 作用下导致溶血(抗原-抗体反应) 一、血型 分型:依据红细胞膜上所含凝集原A和 凝集原B的有无与不同而分的。 类型:A型、B型、AB型和O型以及亚型 特点:ABO血型的血清中存在天然抗体 (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属 于IgM抗体,分子量大,不能通 过胎盘。 血型 红细胞膜上的抗原 (凝集原) 血清中的抗体 (凝集素) RBC凝集反应模式图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AB型 A和B 无 O型 无 抗A和抗B 一、血型 ABO血型的基因 A、B基因 显性基因 O基因 隐性基因 ABO血型系统的 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因型 表现型 OO O AA,AO A BB,BO B AB AB 遗传与分布: 一、血型 鉴定:用已知的标准血清(含凝集素) 检测未知的抗原(凝集原) 意义:输血、亲子鉴定、器官移植、 新生儿溶血鉴定等 一、血型 特点: 抗原:C、c、D、E、e (抗原簇) D抗原性最强,d静止基因,不表达d抗原 抗体:①无天然抗D抗体,只有当Rh阴性的人接受Rh阳性的血液后,通过体液性免疫才 产生抗Rh的抗体。 ②为不完全抗体IgG,可通过胎盘 分型:红细胞表面含有D抗原者称为Rh阳性(Rh

文档评论(0)

学霸状态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加油吧,少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