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血液
目 录
contents
目 录
contents
掌握: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ABO血型的分型依据;血量及输血的原则。
熟悉:凝血因子的特点;抗凝和促凝的意义; Rh血型系统的特点;ABO血型的鉴定。
了解: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和意义; 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
知识目标
能运用本章所学血液凝固方面的知识,解释临床常用促凝及抗凝方法的原理。
能运用本章所学血型相关知识,正确判定ABO和Rh血型。
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具有实事求是、严谨的医学态度。
具有辩证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目标
一、血液凝固
概念:血液由流体状态变为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
意义:形成血凝块,堵塞伤口止血
评价:凝血时间正常值3-8min
血浆
血清
来源
血液抗凝离
心后取上清液
血液凝固后
从血凝块析出
纤维蛋白原
有
无
一、血液凝固
编号
同义名
合成部位
编号
同义名
合成部位
Ⅰ
纤维蛋白原
肝细胞
Ⅷ
抗血友病因子
肝细胞
Ⅱ
凝血酶原
肝细胞
需VitK
Ⅸ
血浆凝血激酶
肝细胞
需VitK
Ⅲ
组织因子
内皮细胞
X
斯图亚特因子
肝细胞
需VitK
Ⅳ
Ca2+
肝细胞
Ⅺ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
肝细胞
Ⅴ
前加速素
肝细胞
血小板
Ⅻ
接触因子
肝细胞
Ⅶ
前转变素
肝细胞
需VitK
XⅢ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肝细胞
血小板
除Ⅳ(Ca2+)外,其余均为蛋白质
除Ⅲ(在组织中)外,其余均存在于血浆中
除Ⅶ(有活性)外,其余均为无活性的酶原
多数因子在肝脏合成,且Ⅱ、Ⅶ、Ⅸ、Ⅹ依赖维生素K参与
活化的凝血因子在右下角字母“a”标记
一、血液凝固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原因
血管内皮损伤
组织损伤血管破裂
始动因子
因子Ⅻ
因子Ⅲ
血凝速度
慢
快得多
意义
有利有弊
保护机体
一、血液凝固
血浆中
抗凝物质
来源
作用
抗凝血酶Ⅲ
肝脏
血管内皮细胞
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其失活
使Ⅱa、Ⅶ、Ⅸa、Ⅹa、Ⅻa等失活
蛋白质C系统
肝脏
① 灭活因子Ⅴ、Ⅷ
② 限制因子Ⅹa与血小板结合
③ 增强纤溶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小血管的
内皮细胞
直接抑制因子Ⅹa的活性,在Ca2+的存在下,灭活因子Ⅶ与组织因子的复合物,从而发挥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的作用
肝素
肥大细胞及
嗜碱性粒细胞
① 增强抗凝血酶Ⅲ与Ⅱa的亲和力
② 激活肝素辅助因子Ⅱ
③ 抑制凝血,加速纤溶
④ 激活血脂酶,防止血栓形成
一、血液凝固
二、纤维蛋白溶解
概念: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
被降解液化的过程,简称纤溶。
作用:清除新鲜血栓(<4小时),使血管内
血流通畅。
过程 : ①纤溶酶原激活;②纤维蛋白降解
系统: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和
纤溶抑制物
二、纤维蛋白溶解
目 录
contents
一、血型
概念: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凝集原:红细胞膜上具有抗原特性的特异性糖蛋白
凝集素:血浆中能与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性抗体
红细胞凝集反应:相对应的凝集原与凝集素相遇,
使红细胞彼此紧紧粘连聚集成簇的现象,在补体
作用下导致溶血(抗原-抗体反应)
一、血型
分型:依据红细胞膜上所含凝集原A和
凝集原B的有无与不同而分的。
类型:A型、B型、AB型和O型以及亚型
特点:ABO血型的血清中存在天然抗体
(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属
于IgM抗体,分子量大,不能通
过胎盘。
血型
红细胞膜上的抗原
(凝集原)
血清中的抗体
(凝集素)
RBC凝集反应模式图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AB型
A和B
无
O型
无
抗A和抗B
一、血型
ABO血型的基因
A、B基因
显性基因
O基因
隐性基因
ABO血型系统的
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因型
表现型
OO
O
AA,AO
A
BB,BO
B
AB
AB
遗传与分布:
一、血型
鉴定:用已知的标准血清(含凝集素)
检测未知的抗原(凝集原)
意义:输血、亲子鉴定、器官移植、
新生儿溶血鉴定等
一、血型
特点:
抗原:C、c、D、E、e (抗原簇)
D抗原性最强,d静止基因,不表达d抗原
抗体:①无天然抗D抗体,只有当Rh阴性的人接受Rh阳性的血液后,通过体液性免疫才
产生抗Rh的抗体。
②为不完全抗体IgG,可通过胎盘
分型:红细胞表面含有D抗原者称为Rh阳性(R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接触镜配前检查—外眼检查.pptx
- 接触镜配前检查—角膜形态学检查.pptx
- 镜片配发—软镜镜片护理和保养.pptx
- 角膜接触镜市场调查—软性接触镜镜的设计.pptx
- 接触镜验配复查—镜片沉淀物检查.pptx
- 球面软性接触镜的验配—镜片参数的选择.pptx
- 接触镜配前检查—问诊.pptx
- 接触镜验配复查—接触镜配戴常见并发症.pptx
- 角膜接触镜市场调查—接触镜的材料及特性.pptx
- 角膜接触镜市场调查—接触镜的光学.pptx
- DB3411_T 0009-2022 池河糕小作坊生产规范.docx
- DB3410_T 21-2023 多花黄精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3415_T 17-2021 茯神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15_T 20-2021 山区茶树气象灾害指标划分技术规范.docx
- DB3415_T 24-2022 六安瓜片茶 手工炒制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3415_T 25-2022 六安瓜片茶 机械炒制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3415_T 58-2023 预制菜包装、贮存、运输规范.docx
- DB3417_T 014-2022 池州特色小吃 贵池小粑.docx
- DB3418_T 014-2022 电机检验检测机构后勤服务规范.docx
- DB3418_T 015-2022 电机检验检测机构客户服务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