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 33—-2004代替CJ/T 33—1999液化石油气钢瓶热处理工艺评定Technological process evaluation of heat treatment for LPG cylinders2004-03-25发布2004-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液化石油气钢瓶热处理工艺评定CJ/T 33—2004*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 电话:6852394668517548中国标推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 880×12301/16印张 0.75字数 18 千字2004年6月第一版2004年6月第一次印刷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
CJ/T 33—2004附录E(资料性附录)热处理工艺评定报告评定编号实施单位实际究成日期年月评定任务结论:最佳工艺方案及工艺参数:工艺师(员):热处理责任工程师:批准: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书号:155066·2-15739CJ/T 33-2004
CJ/T 332004前言本标准代替CJ/T33—1999(ZBJ74006—89)《液化石油气钢瓶热处理工艺评定》。本标推与CJ/T33—1999(ZBJ74006--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适用范围包括了按GB5842-1996《液化石油气钢瓶》、GB15380—2001《小容积液化石油气钢瓶》GB17259-1998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等标准制造的所有可重复充装液化石油气的钢质焊接气瓶。增加了“热处理工艺规范的选择”(见标推第4章)。增加了“不允许使用煤直接作为燃料的煤炉进行热处理”的条款(见标准5.1.5)。对钢瓶热处理后的质量检验指标进行了调整,目的是在保证钢瓶强度基础上提高一定量的塑性,以增加使用安全性,调整的指标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见标准8.1和8.2)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气瓶标化技术委员会液化石油气瓶分委员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杨。本标推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B 174 006--89,CJ/T 33-1999。
CJ/T 33--2004液化石油气钢瓶热处理工艺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液化石油气钢瓶热处理工艺、设备等基本要求,热处理工艺评定程序及质量检验等本标准适用于正常环境温度(-40℃~十60℃)下使用的,水压试验压力不大于3.3MPa,公称容积小于240L可重复充装液化石油气的钢质焊接气瓶(以下简称钢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32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GB2651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B 2653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方法GB5842液化石油气钢瓶GB15380小容积液化石油气钢瓶GB17259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液化石油气钢瓶热处理工艺评定technological process evaluation of heat treatment for LPG cylinders钢瓶在焊后热处理前,根据钢瓶主体材料牌号、钢瓶结构、热处理目的、热处理设备等具体条件,选择最佳热处理工艺规范的基本方法。3.2有效加热区effective heat section炉膛内炉温均匀性符含热处理工艺要求的装料区域。3.3正火 normalizing将钢瓶均勾加热到钢材的上临界点Ac3以上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在自然流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3.4消除应力退火stress relieving将钢瓶加热到钢材Ac,以下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炉冷或在自然流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目的是不改变钢的金相组织而减少残余应力,恢复塑性。4热处理工艺规范的选择4.1加热温度正火温度推荐Ac3+30℃~50℃;消除应力退火温度推荐Acl一30℃~80℃,凡采用感应加热时,1
CJ/T 33--2004加热温度允许比上述温度范围高50℃~100℃。4.2加热与保温时间采用电阻炉,燃料炉消除应力退火时,应保证每只钢瓶在有效加热区内保温时间不少于5min,在炉膛内加热与保温总时间不少于10min采用正火时,上述时间可以酌减。采用感应加热炉时,加热与保温总时间不少于5min(不含缓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7_T 318-2016水果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第1部分:葡萄.pdf
- JB_T 13348-2017滚动轴承 电梯曳引机用轴承.pdf
- JBT 3732-1994剃齿机 精度.pdf
- DB37_T 2083-2012鹿角菜苗种生产技术规范.pdf
- JBT 9159.10-1999单轴纵切自动车床辅具 左镗刀杆尺寸.pdf
- JBT 7002-1993WGC型垂直安装鼓形齿式联轴器形式、参数与尺寸.pdf
- GY_T 283-2014高标清混合制播图像幅型比变换规范.pdf
- BB_T 0051-2017输液软袋用热转印膜.pdf
- JBT 8473-1996仪表阀组.pdf
- DB37T 1224-2009三裂叶豚草疫情监测与综合技术规程.pdf
- DB37_T 3180-2018复合肥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pdf
- DB37_T 3752-2019草莓苗木繁育技术规程.pdf
- DL 937-2005热交换器管声脉冲检测技术导则.pdf
- JC_T 2519-2019陶瓷研磨介质磨耗试验方法 行星磨法.pdf
- JC_T 2108-2012砖瓦窑炉用窑车.pdf
- JB 6667.1-2004蜗壳式混流泵 第1部分:型式与基本参数.pdf
- DB37_T 2915-2017土壤中吡虫啉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pdf
- JB_T 8644-2017单螺杆泵.pdf
- DB37_T 1790-2011现代渔业示范基地 第1部分:淡水池塘养殖.pdf
- NB_T 42087-2016合并单元测试设备技术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