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训练.pdfVIP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初归石湖 范成大① ② 晓雾朝暾绀碧烘 ,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注]:①范成大 (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 (今江苏 苏州)人。淳熙五年,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不合,两个月即去职。晚 年隐居故乡石湖。 ②日光初出为暾,青中透红为绀。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描写了晓光晨雾与天空的碧色相互烘染,色彩艳美的景象,同时点明了时间, 也交代了石湖位置之所在。 B.颔联第一句中的 “半出”一词写行人在茂密深秀的水稻中露出半截身子,表现了诗 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 C.颔联第二句写一只白鹭在长满菱叶的池塘里夜宿,显得有些孤单落寞,暗合诗人此 时的处境与心境。 D.颈联第二句写自己碰见老人,仔细辨认,吃惊的发现原来他们都是自己从前的邻居, 表明诗人已与石湖阔别多年。 2.诗的尾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 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② ③ 空余鲁叟乘桴意 ,粗识轩辕奏乐声 。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北宋期间,苏轼由于朝党之争被一贬再贬,最后远放儋州 (在今海南),直到 哲宗病死才遇赦北还。本诗即遇赦自海南岛返回途中所作。 ②鲁叟:指孔子。乘桴:乘木筏子。《论语 ·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③轩辕,即黄帝。《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 《咸池》乐曲,这 是与天地造化合一的音乐。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诗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自然贴切,格调明朗,意味深长。 B.诗中星移、月明、海澄之景呼应了诗题的时间与地点,视野开阔,意境清明。 C.本诗所描写的景物既是作者渡海途中所见,又有其隐含的深层含义,指向人生的哲 理。 D.尾联乃反语,作者说不悔恨,并说这次游历平生奇绝,借此表达遭贬蛮荒的困顿和 失意。 2.如何理解颈联的两个典故?请结合诗句及苏轼生平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小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② 睡觉 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②觉: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 首句 “雪晓清笳乱起”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一种肃杀紧张的战争气氛。 B. “雁门西,青海际”两句,指宋金两国军队对峙的前线地区在雁门关、青海湖一带。 C. 作者通过 “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营造出了清冷的意境。 D. “有谁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不被理解的慨叹。 E. “心未死”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