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 4232-2013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pdf

AQ 4232-2013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13. 230C 67备案号:41163—2013AQ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 4232--2013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in plastic processing system2013-06-08 发布2013-10-01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AQ 4232--2013目次前言1 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3塑料粉尘爆炸性环境危险区域划分5一般要求5.1通则5.2防爆结构5.3电气安全5.4防雷与防静电6塑料与合成树脂生产系统6.1聚合反应与粉末6.2造粒与干燥6.3管道输送6.4储存与料仓6.5下料包装与运输7塑料制品加工系统7.1加工系统工艺设计7.2塑料加工与储运8废旧塑料回收系统8.1回收装置工艺设计8.2 废旧塑料回收生产管理及培训9 AQ 4232-201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粉尘防爆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5)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本谋。I AQ 4232—2013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烯烃类气体为原料,主要工艺过程为经聚合反应得到塑料粉末料、经造粒得到塑料颗粒料粉体的生产系统;以塑料、合成聚合物粉末或颗粒料为原料,通过熔融与注塑等工艺生产与加工塑料用品的生产系统,包括废旧塑料回收处理与加工生产系统。本标准不适用于塑料粉末喷涂工艺过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476.3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所分类GB1557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7440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T15604粉尘防爆术语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T 17919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AQ 3009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T900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3术语和定义GB12476.3、GB 15577及GB/T1560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某些术语重复列出。3. 1塑料plastic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适当加人填料、增塑剂及其他助剂(如着色剂、防老剂、阻燃剂等),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并在常温下能保持既定形状的材料及其制品。不加任何助剂的塑料称为单组分塑料,如聚四氟之烯塑料等。合成树脂是塑料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成分,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碳酸酯、酚醛树脂、聚氨酯与环氧树脂等。3.2塑料生产系统plastic processing system1 AQ 4232--2013包括塑料原料(指树脂或半成品)的生产、塑料制品的生产(也称塑料成型或塑料加工),以及废旧塑料回收处理与加工系统。3.3塑料粉尘plastic dust在大气中依靠自身重量可沉淀下来,但也可持续悬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塑料或合成树脂固体微小颗粒,且具有一定的可燃危险性。大多数塑料粉尘为不导电粉尘。3. 4塑料粉体料仓plastic powder silo贮存塑料粉末、颗粒的设备或容器。3.5气力输送系统pneumatic conveying system利用空气流或其他气体,通过封闭的管道系统输送物料颗粒并能将气物分离的系统。包括给料装置、气物分离机、封闭的管道系统、动力驱动装置等。3.6粉尘释放源source of dust release能向大气环境中释放可燃性粉尘的部位。[GB 17440--2008,定义 3.4]3.7塑料粉尘防爆 protection and prevention for plastic dust explosion预防塑料粉尘燃烧、爆炸或在使粉尘燃烧、爆炸发生时损失减少的技术、措施与方法等。4塑料粉尘爆炸性环境危险区域划分4.1根据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或出现可燃粉尘层的程度,按照GB12476.3将塑料粉尘爆炸性危险场所按下列规定划分为3个区域:混合物,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b)21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塑料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 区的场所。c)22区:在异常条件下,塑料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出现塑料粉尘的堆积并可能存在粉尘层,且在空气中产生塑料粉尘混合物而未划分为21区的场所。如果不能保证排除塑料粉尘堆积或粉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