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3. 100. 10D 97备案号:26921-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T 1104--2009煤巷锚杆支护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bolt supporting in coal roadway2010-07-01实施2009-12-11 发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MT/T 1104—2009前言本标准的附录 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支护专业委员会负责起草。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南京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研究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建井研究分院、中国矿业大学、州矿业集团公司、徐州矿务集团公司、鹤岗矿业集团公司、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江阴市矿山器材厂、石家庄中煤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深圳海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和生、康红普、陈桂娥、权景伟、张农、王方荣、王富奇、何清江、周明、秦斌青、晨春翔、黄汉财、赵盘胜、何唯平。
MT/T 1104—20095.6.4信息反馈应及时分析处理综合监测数据,进行信息反馈,并提交正式设计。掘进作业规程应作相应修改,审批通过后实施,并继续进行综合监测。5.7日常监测5.7.1 基本要求锚杆支护的煤巷都应进行日常监测。制定日常监测方案,按技术要求组织实施。5.7.2监测人员培训要求对监测人员应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测站安设、仪器操作、数据测读和数据处理方法。其他人员也应随时注意观察离层仪的变化,以便及早发现异常现象。5.8异常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监测人员应立即向矿主管部门汇报,并分析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处理办法并及时组织落实。5.9存档制度各矿应保存监测数据,编制监测报告,并存档。6煤巷锚杆支护施工质量检测6.1检测职责锚杆支护施工质量检测由矿主管部门负责。各矿应配备专职施工质量检测人员。各矿业集团公司应对专职检测人员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者由矿业集团公司发给上岗证。6.2检测内容锚杆支护施工质量检测的内容包括锚杆(索)锚固力检测、锚杆(索)安装几何参数检测、锚杆(索)预紧力矩或预紧力检测、锚杆(索)托板安装质量检测、组合构件和网安装质量检测、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和喷层厚度检测。6.3检测要求锚杆支护施工质量应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停止施工,进行整改。施工质量不达标的,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6.4锚杆锚固力检测6.4.1采用锚杆拉拔计进行锚杆锚固力检测。检测方法参见附录A。6.4.2锚杆锚固力检测抽样率为3%,每300根顶、帮锚杆各抽样一组(共9根)进行检查,不足300根时,按300根进行。6.4.3锚杆锚固力均不低于设计锚固力为合格;如有一根低于设计锚固力,应重新抽样检测,如重新检测的锚杆锚固力均不低于锚杆设计锚固力为合格,如仍有一根不合格则判锚杆施工安装质量为不合格。6.5锚杆安装几何参数检测6.5.1锚杆安装几何参数检测内容包括锚杆间距、排距、锚杆安装角度和锚杆外露长度等。6.5.2锚杆安装几何参数检测范围不小于15m,检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6.5.3锚杆间距和排距采用钢卷尺测量呈四边形布置的4根锚杆之间的距离。6.5.4锚杆安装角度采用半圆仪测量钻孔方位角。6.5.5锚杆外露长度采用钢板尺测量测点处一排锚杆外露长度最大值。6.6锚杆预紧力或力矩检测6.6.1锚杆预紧力或力矩检测抽样率不低于5%,每300根顶、帮锚杆抽样各一组(共15根)进行检测,不足300根时,按300根进行。6.6.2锚杆预紧力或力矩不低于设计预紧力矩的90%为合格。9
MT/T 1104-20096.7锚杆托板安装质置检测6.7.1检测频度同锚杆几何参数,每个测点应以一排锚杆为一组进行检测。6.7.2锚杆托板安装质量检测用实地观察和敲击法进行。6.8组合构件和网安装质量检测网、钢带、钢筋托梁与煤巷表面紧贴程度用现场目测法检测,网、钢带、钢筋托梁与煤巷表面贴紧长度不低于70%为合格;网片搭接长度用钢卷尺测量。6.9锚索安装质量检测6.9.1锚索安装间距、排距、安装角度和锚索外露长度的检测方法同锚杆。6.9.2锚索预紧力的检测用锚索测力计或张拉设备进行。6.10喷射混凝士的检测喷射混凝土的检测方法应符合GB50086一2001的有关规定。6.11煤巷锚杆支护质量评定6.11.1煤巷锚杆支护质量评定应符合MT5009-1994的有关规定。6.11.2煤巷锚杆支护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要求时,应及时采取补强措施,补强后的巷道应对其工程质量重新进行质量评定和验收。10
MT/T 1104—2009附录A(资料性附录)锚杆拉拔力试验A.1 试验目的锚杆拉拔力试验的目的是判定巷道围岩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B 9267.2-1999DDZ-Ⅲ系列电动单元组合仪表 温度变送器.pdf
- HYT 058-2010海洋调查观测监测档案业务规范.pdf
- GA 426.4-2008指纹数据交换格式 第4部分:现场指纹信息记录格式.pdf
- DB37_T 2629-2014电动精密排种器 通用技术条件.pdf
- JB_T 9366-2017实验室电导率仪.pdf
- DZT 0116-1994实验室用复杂摆动颚式破碎机型式与基本参数.pdf
- DB37T 1498-2009数据中心服务器虚拟化节能技术规程.pdf
- JB 4283-1991风机盘管机组.pdf
- FZ_T 73063-2019针织孕妇装.pdf
- NY_T 3467-2019CN牛羊饲养场兽医卫生规范.pdf
- GB/T 45632-2025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控制测量规范.pdf
- GB/T 45616.4-2025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面向制造的数字孪生框架 第4部分:信息交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616.4-2025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面向制造的数字孪生框架 第4部分:信息交换.pdf
- 《GB/T 45616.4-2025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面向制造的数字孪生框架 第4部分:信息交换》.pdf
- GB/T 33588.1-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1部分:连接件的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88.1-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1部分:连接件的要求.pdf
- 《GB/T 33588.1-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1部分:连接件的要求》.pdf
- 《GB/T 33588.3-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3部分:隔离放电间隙(ISGs)的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88.3-2025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 第3部分:隔离放电间隙(ISGs)的要求.pdf
- GB/T 18757-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参考体系结构与方法论的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