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_T 2890-2016蚕虫草人工栽培技术规程.pdf

DB37_T 2890-2016蚕虫草人工栽培技术规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 020B 39DB37山東东省地電方标准DB37/T2890—2016蚕虫草人工栽培技术规程The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ilkworm host Cordyceps militaris2016-12-09发布2017-01-09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 2890—20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蚕业研究所、高青和润丝绸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光、顾寅钰、施新琴、李化秀、乔鹏、陈传杰、李峰、尹尊伟。I DB37/T 2890—2016蚕虫草人工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制备、家蚕幼虫饲有、接种技术、接种后的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和加工、储藏和运输、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以家蚕幼虫为寄主的虫草生产技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7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GB 9685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12728食用菌术语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 17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NY/T 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DB37/T 2611丝茧育养蚕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GB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蚕虫草Silkworm host Cordyceps mi//taris是指以家蚕幼虫为寄主的虫草(Cordycepsαilitaris)。4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规定,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的生产区城,5栽培技术要求5. 1蛹虫草菌种制备5.1.1菌株选择 DB37/T 2890—2016选择来源明确,对家蚕幼虫寄生性强、抗病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蛹虫草菌株。5.1.2栽培种制备5.1.2.1菌种生产要求菌种生产应符合NY/T528,NY/T1731以及NY/T1742要求。5.1.2.2液体菌种制备在121℃、0.12MPa压力下高压灭菌30min,冷却后,用接种铲将试管种培养基表面的菌丝体刮下,接入液体增养基中。接种后移入培养室,22C黑略处理,每天宜播动1次以上,3d15d内可用于接种。液体增养基配方见附求A。5.2家蚕幼虫饲育5.2.1桑叶育桑叶育按DB37/T2611执行。5.2.2人工饲料育5.2.2.1家蚕品种选择采用现行生产用种中对人工饲料摄食性优良的家蚕品种,如菁松x皓月。5. 2. 2. 2人工饲料选择饲料可根据需要采用粉体人工饲料或者膨化颗粒人工饲料,粉体人工饲料配方见附录B,饲料加1.9信水调勾后,沸水蒸45nin。5. 2. 2. 3饲育技术人工饲料育1~2龄每龄给饵1次,3~5龄每天给饵1次,饲育方式可采用切条育或平板育。家蚕体重达到2g以上为宜,人工饲料饲育标准参考表见附录C。5.2.2.4人工饲料育防病措施除采取案叶有相同的养蚕消毒措施外,饲有过程中特别是给饵等操作时,应戴一次性塑料手套,不可用手直接触摸家蚕蚕体和饲料科。同时应防止加工好的人工饲料发生二次污染、毒变,若常温下存放5d以上,喂蚕前应重新灭菌,灭菌条件见5.2.2.2。在发现少量病蚕时,应立即挑除病蚕,同时撤隔离材料,加网提蚕,更换饲料和饲育盒。病死蚕、蚕沙及剩饵应远离饲育场所深埋,防止交叉感染。如发现饲料出现霉斑,应撒焦糠等隔离干燥材料,加网更换饲料。5.3家蚕幼虫接种技术5.3.1家蚕幼虫接种适期选择5龄第2d~3d的家蚕幼虫用于接种。5.3.2接种方法采用1mL注射器接种,选用8号以下针头注射2 DB37/T 2890—20165.3.3接种量液体菌种接种量为每头蚕0.05mL~0.1mL。5.3.4接种部位应接种于中肠以外的部位,如丝腺附近、马氏管附近等(见下图),中肠丝腺附近马氏管附近图1接种部位示意图5.4接种后的管理5.4.1接种后的饲育接种后需在22℃~25℃环境下继续饲有,柔叶添加量为丝董育时饲喂量的1/4,人工饲料添加量见附录C,应适当通风,不可密闭。5.4.2发菌培养家蚕幼虫通常在接种后第3d开始陆续死亡,这时应从蚕座中挑出,抹蚕时不能带有蚕沙,将蚕体清理干净后,转入塑料箱进行黑暗处理,避光发菌5d,保持房间内空气新鲜,温度控制在20℃~2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5.4.3子座培养管理菌丝长满蚕体时,应开始感光,每天光照时间10h~16h,光照强度保持在2401x左右。室内温度保持在19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