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_T 2737.5-2015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规范 第5部分:乡风文明.pdf

DB37_T 2737.5-2015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规范 第5部分:乡风文明.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91. 020P 50DB37山 長东省地電方标准DB37/T2737.5—2015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第5部分:乡风文明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ed villages (beautiful villages)Part 5: Civilization of villages2015-12-22发布2016-01-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 2737. 5—2015目次前言,11范围2总则.3建设内容与要求3. 1乡风民俗..3.2道德风尚..3.3村民素质3. 4文化建设3. 5文化保护与传承 DB37/T 2737.5—20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DB37/T2737《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规划编制指南:第2部分:基础设施与村容环境:第3部分:产业发展:第4部分:公共服务:第5部分:乡风文明:一第6部分:村务管理与长效管理;一第7部分:评价:第8部分: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本部分为DB37/T2737的第5部分。本标准由山东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山东博华高效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蓬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平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邹城市人民政府。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红红、张艳荣、安洁、杨锐、蔡燕、栾峰、李海涛、张建华、张志涛、石宝翠、翟国印、张军芬、王强、岳祥华、韩址楠、李倩、乔静、姜昭辉、姜伟。II DB37/T 2737. 5—2015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第5部分:乡风文明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态文明乡村(关丽乡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总则、建设内容与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乡风文明建设。2总则2.1民主和谐,文明发展。2.2以人为本,以村为荣。2.3传承历史,创新形式。2.4[因地制宜,各具特色。3建设内容与要求3.1乡风民俗3.1.1利用道德讲堂、文化活动室等场所,采取举办讲座、入村宜讲、入户宣传等形式增强村民政策观念。3.1.2建立与完善道德评议会群众组织,强化奥论监督、正面引导,促进形成良好道德风尚。3.1.3规范与完善红白理事会群众组织,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不使用土葬用品和封建迷信用品,树立健康文明新风尚。3.1.4建立与完善禁毒禁赌会群众组织,完善禁毒禁赌工作长效机制,村庄无黄赌毒现象。3.1.5定期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法制、改陋习等活动,引导村民认清封建迷信、邪教组织、陈规陋习的危害,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婚恋观、家庭观、消费观。3.1.6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俗文化,引导其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2道德风尚3.2.1开展爱国主义、集体观念、道德、法治、诚信等教育,引导村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2.2倡导村民读书学习,组织开展与生产生活相关的文明礼仪讲座,引导村民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规范。3.2.3深入实施以“孝、诚、爱、仁”为主题的“四德工程”,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表彰等活动,引导村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营造文明和谱的道德风尚,3.2.4充分利用广搭、电影、电视、图书、报刊、灯、网等各种载体,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片、培训以及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绿色环保意识、质量安全意识,引导村民低碳消费,严格遵守生产规程和技术规范。3.2.5组织村民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弘扬勤劳节俭、诚信谦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关德,倡导邻里和谐、互帮互助,鼓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 DB37/T 2737.5—20153.2.6有条件的村庄应开展文明集市建设,设立管理机构,制定文明服务公,完善市场经营管理制度、市场卫生管理制度、市场公开承诺、办公室规章制度和文明经营户评比制度等,改善村庄集市服务经营环境。3.3村民素质3.3.1定期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和创业技能培训,培养村庄科技骨干和实用人才,村民普遍掌握一门以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3.3.2利用多种手段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村民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提高健康意识和卫生防病能力。3.3.3定期开展计划生有宣传,普及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生有观。3.3.4定期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和避险自教技能宜传教育活动,提升村民防灾减灾意识,宜建设防灾减灾应急教援队伍3.3.5通过宣传栏、阅报栏、公开栏等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相关内容,提高村民精神文明素养。3.3.6开展文明信用户、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创建活动,活动组织规范有序,参与面广,文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