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5.020CCS E 13SY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氧化碳环境油管和套管防腐设计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tubing and casing anti-corrosion designin carbon dioxide containing environment2021-11-16发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SY/T 7619—2021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防腐设计要求及流程4.1 设计要求4.2设计流程5腐蚀因素及离蚀判定5.1腐蚀因素5.2 二氧化碳分压计算5.3 腐蚀程度判定二氧化碳蚀条件下的管材选择与壁厚确定6.1材质选择6.2 壁厚确定组合管柱防腐方法7.1基于分压剖面的组合管柱防腐7.2基于封隔器屏障的组合管柱防腐7.3基于风险可控的组合管柱防腐7.4组合管柱电偶腐蚀8其他离蚀防护方法8.1缓蚀剂防护措施8.2内涂层防护8.3内衬管防护防腐设计的校对与审核9.1校对9.2审核附录A(资料性)二氧化碳腐蚀影响因素附录B(资料性)二氧化碳腐蚀环境油管和套管腐蚀裕量计算及壁厚选择方法附录C(资料性)二氧化碳腐蚀环境组合管柱防腐设计示例10
SY/T 7619—2021e)13Cr席蚀速率预测模型:lg R = 4 + 273.151.40691g Poo + 4.3171(7.0 4co). (B.6)式中:离蚀速率,单位为毫米每年(mm/a),温度,单位为摄氏度(℃):Pco二氧化碳分压,单位为兆帕(MPa),一某二氧化碳分压下溶解于纯水的pH值,无量纲。B.2.2长期腐蚀速率预测模型根据B.2.1预测模型计算得出短期平均腐蚀速率后,需转换成长期平均腐蚀速率。不同温度和不同二氧化碳分压条件下的长期平均腐蚀速率计算模型不同,公式(B.7)、公式(B.8)、公式(B.9)分别给出碳钢、1Cr和3Cr材质在90℃,二氧化碳分压0.6MPa条件下的长期腐蚀速率计算模型:a)碳钢长期属蚀速率计算模型:Ryg=14.823r-0.76(B.7)b)1Cr长期腐蚀速率计算模型:Ry/=17.108/-6t(B.8)c)3Cr长期腐蚀速率计算模型:R,/=9.0163r-0.7142(B.9)式中:R,ar—长期平均腐蚀速率,单位为毫米每年(mm/a);赋蚀时间,单位为天(d)。其他条件下的长期腐蚀速率计算模型采用“短期腐蚀速率比”作为修正系数,例如90C、二氧化碳分压为0.6MPa条件下3Cr材质的短期腐蚀速率为2.2151mm/a:50℃、二氧化碳分压为0.1MPa条件下3Cr材质短期腐蚀速率为0.608mm/a,则该条件下(50C,0.1MPa)3Cr材料的长期腐蚀速率为0.608R,eur2.2151× 9.0163/-9.7842(B.10)B.3计算示例某油田二氧化碳分压为0.28MPa,井底温度为90C,期望开发20年,244.5mm(9/in)油层套管材质、蚀格量及壁厚选择如下。根据图2选择3Cr材质,将二氧化碳分压和井底温度代入公式(B.1):Aco,=3.71+0.00417T0.5lgpco计算4co,得4.36,将实际数据代人3Cr篇蚀预测模型【公式(B.4)1:20
SY/T 7619—2021Ig R = 982.81461g 0.28 + 6.9479 ×(7.0 4.36)90 + 273.15计算得短期腐蚀速率R=1.3772mm/a,代入长期腐蚀速率计算模型(修正模型):R,r 1.3772× 9.0163×3657842 =0.05339 (mm /a)2.2151期望开发年限为20年,需要的腐蚀裕量为0.05339×20=1.0677mm,选择壁厚10.03mm(40b/ft)的直径244.5mm油层套管,腐蚀后剩余壁厚为10.031.0677=8.9623mm假定在相应的校核工况下,进行腐蚀后套管强度校核,抗内压安全系数为0.89(标准1.125),抗外挤安全系数为1.93(标准1.10),计算表明抗内压不满足强度校核要求,需要重新选择壁厚更大的套管。选择壁厚11.99mm(47lb/ft)的直径244.5mm油层套管,腐蚀后剩余壁厚为11.99-1.0677=10.922mm,1假定在相应的校核工况下,进行腐蚀后套管强度校核,抗内压安全系数为1.38(标准1.125),抗外挤安全系数为2.03(标准1.10),满足强度校核要求。注,本文件没有给出9Cr和13C材质的长期离蚀速率计算模型,主要原因是不锈钢的耐蚀性主要由通过其表面的纯化膜阻碍案蚀过程的进行,后期的失重量几乎不会增长,与低铬钢表面的铬富集离蚀产物膜耐铵机理不同,失重量函数的表达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L_T 1633-2016紧凑型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技术规范.pdf
- JBT 9278-1999压力表齿轮传动机构 技术条件.pdf
- DB37T 1500-2010绿色食品 露地黄瓜生产技术规程.pdf
- JC_T 2512-2019全固态激光器用高抗灰迹磷酸钛氧钾单晶元件技术要求.pdf
- DB37T 523-2005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规范.pdf
- JB_T 5625-1991黑白显像管玻璃退火炉能耗分等.pdf
- NB_T 51034-2015煤矿掘进巷道地震反射(槽)波超前探测方法.pdf
- JBT 8020.1-1999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 薄挡块.pdf
- JB 5960-1991履带式湿地推土机技术条件.pdf
- JBT 2462.7-1999组合机床通用部件 单轴转塔动力头用铣削轴 参数和尺寸.pdf
- 基于锥形天线阵产生太赫兹伪贝塞尔波束.docx
- 基于非对称F-P滤波器的光纤光栅解调技术.docx
-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的研究报告(1)_20250120_140023.docx
- 基于课堂观察的学生参与度研究_一堂培智学校语文课课堂观察评析_黄艳萍.docx
- 基于问题解决的学生数学计算思维培养策略_20250120_142502.docx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油脂中磷含量_20250120_203346.docx
- 高中语文课上通过文学作品解读拓展学生思维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课程标准下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与探索论文.docx
- 基于资源类型的高校图书馆文献经费配置研究.docx
- 高中语文阅读课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