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NB_T 51034-2015煤矿掘进巷道地震反射(槽)波超前探测方法.pdf

NB_T 51034-2015煤矿掘进巷道地震反射(槽)波超前探测方法.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3. 020备案号:49632—2015D 10NB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NB/T 51034—2015煤矿掘进巷道地震反射(槽)波超前探测方法Advanced detection method of seismic wave in coal mine excavation roadway2015-04-02发布2015-09-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 51034—2015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一般要求4探测步骤数据采集质量评价数据处理与解释 NB/T 51034—2015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惠洲地质安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兴院煤炭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皖北煤电集团)。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合肥迈托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准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盛东、周官群、计承富、孔一凡、范仕清、孙本魁、王勃、倪圣军、杨真、李佩全、刘清才、潘乐荀。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NB/T 51034—2015煤矿掘进巷道地震反射(槽)波超前探测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掘进卷道地震反射波及煤层反射槽波的超前探测方法的一般要求、探测步果、数据采集质量评价、数据处理与解释。本标准适用于煤矿掘进巷道迎头前方地质构造与地质异常的探测,包括反射纵波、反射横波和煤层反射精波的探测方法。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836. 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 3836. 2爆炸性环境第2部分:由隔爆型“d保护的设备GB 3836. 3爆炸性环境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GB 3836. 4焊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保护的设备MT/T 470—1996矿井地震仪MT/T 897—2000煤炭煤层气地震励探规范SY/T 5481—2009地震助探资料解释技术现程《煤矿安全规程》3一般要求3.1方法原理沿矿并据进卷道布置震源和检波器,震源激发的地震波遇到波阻抗差异界面(即地质异常)时产生反射波[在煤层巷道中,可能出现煤层反射(植)波丁,反射(槽)波信号被检波器接收,接收数据包含卷道周围全空间的反射波信息,通过数据处理,提取巷道迎头前方的反射(精)波,就可能发现巷道迎头前方具有明显波阻抗差异的地质异常,地质异常包括断层、裂隙带、煤厚变异、陷落柱、采空区等,为巷道掘进提供地震反射(梢)波探测依据。3. 2适用条件煤矿掘进卷道,包括岩石巷道和煤层卷道,巷道掘进迎头后方距离不小于30m。3. 3仪器装备3. 3. 1仪器基本参数应满足如下要求,仅器装备应符合:GB3836.1~4及《煤矿安全规程)中第一章和第四章的要求,1 NB/T 51034—2015b)通道数;不低于6道。c)仪器动态范围:不小于120dB。d)采样频率;不小于10kHz,e)采样点数:不小于4k。f)仪器增益:具有不小于4级的固定增益或时变增益,g)启动同步时间差;不大于0.1ms.3. 3. 2检波器应满足如下要求:a)三分量检波器;b)宽频带、高灵敏度;c)速度型模拟传感器自然频率不小于30Hz;d)推荐使用加速度型模拟传感器和高灵敏度数字传感器。3. 3. 3仪器的使用和保养应符合MT/T8972000中4.1与MT/T470—1996中6的要求。3. 3. 4仪器的检验应符合MT/T897—2000中4.2的要求。4探测步票4. 1资料收集收集探测矿井的矿井地质与巷道施工资料,其中基础资料包括;a)并田地质融查报告、矿并地质报告、矿井地质与矿并水文地质补充勘查报告;b)掘进巷道地质说明书;c)掘进卷道预测平、削面图;d)已掘巷道地质索措图;e)巷道围岩地质综合柱状图:f)探测区域内及附件钻孔地质柱状图。4. 2观测系统步骤设置如下:a)结合巷道条件,在巷道及其迎头附近布置检波器接收点和震源激发点,规定接收点和激发点的点位、方位、间距、耦合条件等;b)激发点、接收点遵循互换原理。4. 3一般设计4. 3. 1根据超前探测距离、精度要求及巷道几何尺寸,设计激发点和接收点位置及密度,并标注在施工设计图上,测点构成测线,测线布置在卷道的两帮上。三分量检波器固定在测线远离迎头一端的接收点上,震源从近接收点的一端向迎头方向激发点依次激发,4.3.2接收点在巷道两帮的腰线布置,检波器布置在孔内时,要求钻孔近水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