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JICS 27. 120. 10 ; 27. 120. 20F 65备案号:1936—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EJ/T 330- 1998压水堆核电厂广控制室撤离设计准则Design criteria for control room evacuation of PWR nuclear power plants1998-03-25 发布1998-09-01 实施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发布
EJ/T 330 -- 1998前言本准则是参照西屋公司《系统标准设计准则控制室撤离》而制定的。本准卿局部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标准《压水堆核电厂应急控制室功能设计准则》(EJ330一88)。修改的内容包括:取消应急控制室”的提法,以辅助控制点”代替,“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中“如何进行安全停堆操作”修改为“实现安全停堆并维持反应堆于安全状态所需的系统”,3应急控制室的设计原则”修改为“3控制室撤离的设计原则”,取消2总则”。本准则与《核电厂控制室的设计》(GB/T13630一92)和《核电厂辅助控制点设计准则》(GB/T 13631-92)的要求相兼容。本准则生效时即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标准《压水堆核电厂应急控制室功能设计准则》(EJ330-88)。本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准卿起草单位: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本准则主要起草人:周嘉椿。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压水堆核电厂控制室撤离设计准则EJ/T 330-1998代替EJ330—88Design criteria for control roomevacuation of PWR nuclear power plants1 范围本准则规定了压水堆核电厂主控制室发生不能停留的事件时,从主控制室撤离并实现安全停堆和维持反应堆于安全状态所需系统的基本要求。2控制室撤离的设计原则2.1因为导致控制室撤离的事件很少发生,所以本准则假设这些事件与核电厂中的任何其他独立事件不同时发生;特别是认为一次冷却剂回路是完整无损的,但必须考虑其预期频度足以使其与辅助控制点的使用可能同时发生的电厂故障。2.2当发生主控制室撤离事故时,操作人员应能顺利地从主控制室撤离,并转移到辅助控制点进行反应堆安全停堆操作。2.3主控制室撤离事故,属于缓慢发展事故。在作出主控制室撤离决定之后15min 内,主供时间:a)反应堆停堆;b)操作人员撤离至辅助控制点,c)辅助控制点的应急停堆盘投入运行。2.4应急停堆盘投入运行时主控制室发出报警信号。2.5辅助控制点设置两列独立的应急停堆盘,分别对应于主控制室,A、B两个序列,各设有转换开关,以便将控制功能从主控制室转换到应急停堆盘。2.6应急停堆盘应具有下列功能:a)应急停堆盘投入运行后,应具有手段能隔离来自主控制室的、可能危及电厂安全的错误指令,并维持其所要求的功能;b)使反应堆从任何功率状态快速达到热停堆状态并维持此状态;c)采用适当的程序,与试验回路设备及就地操作配合以实现从热停堆达到冷停堆并维持此状态。2.7应急停堆盘上的控制保护系统,必须在电气上和实体上与主控制室隔离,以保证主控制室的故障不致影响应急停堆盘的功能。在主控制室撤离后,因主控制盘被隔离,仍能够保中国核工业总公司1998-03-25 批准1998-09-01 实施
EJ/T 330-1998证控制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因而,它不致妨碍从主控制室外对设备进行安全操作。2.8辅助控制点必须有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的措施,并在门上设置联锁信号,只要辅助控制点的门一打开,主控制室即发出报警信号。2.9在主控制室撤离后一周左右时期内,蒸汽发生器必须有可利用的水源,其水质最好能符合蒸汽发生器所需水质的标准,并能以给定的流量供水。然而鉴于它的使用概儿率很低,所以化学性质较差的水,例如自来水或湖水也可使用。2.10主控制室撤离后,正常电源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但可以假定,在进入冷停堆状态之前,电源必须恢复。2.11主控制室撤离后,使电厂达到冷停堆状态不需要特殊设施,但须提出主控制室撤离后一周内达到冷停堆状态所需的系统和设备清单,并记入运行手册中。2.12由于事先无法预计主控制室撤离后电厂的确切情况,而且对进行冷停堆操作还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因此对主控制室撤离后如何进行冷停堆操作,不要求预先编制详细程序。但是必须确认所要求的系统和设备及其可用性,以此表明使电厂安全地达到冷停堆状态是可能的。2.13作为辅助控制点的地点,应避开蒸汽卸压阀和辅助给水泵所产生的噪声,以免妨碍操作人员的通讯。3主控制室撤离后,维持热停堆状态的要求3.1需用的工艺系统,设施及其功能a)热量排出系统(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自然循环)。1)蒸汽排放和给水控制。2)广用水与设备冷却水系统。b)加硼系统。c)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压力和容积控制系统。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B_T 9907.4-2017双端面磨床 第4部分:卧轴双端面磨床 精度检验.pdf
- LYT 1797-2008直线封边机.pdf
- DB37_T 2658.70-2015鲁菜 芫爆散丹.pdf
- JBT 7389-1994气动单元组合仪表 电气转换器通用技术条件.pdf
- JB_T 5401-2013消耗型钨铼热电偶丝.pdf
- LY_T 2031-2012麻疯树嫁接技术规程.pdf
- DB33_T 845-2011(2014)内河航道服务区总体设计规范.pdf
- JB 1759-1991轴套.pdf
- DB37 785-2007冲天炉金属炉料耗焦限额.pdf
- JB_T 10007-2012大外径千分尺 (测量范围为1000mm~3000mm).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