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 020. 0190 8DB37山長东省地方标准DB37/T3355—2018甘薯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2018-07-19发布2018-08-19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省泰安市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肥城市备丰农牧机械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乔文德、王永建、汪宝卿、吴修文、李庆毅、兰。-
DB37/T薯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甘薯机械化生产的品种选择、土壤条件、农机农艺选择、插播前整地起垒、秧苗移裁、田间管理以及收获的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的甘薯耕机械化生产。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S/T3104甘票(地瓜、红薯、白薯、红若、番薯NY/T 650喷雾机(器)作业质量NY/T 1225喷雾器安全施药技术规范3品种选择3. 1应选择藤蔓半直立、结薯集中、结薯深度不超过20cl、薯型短纺锤形、薯皮耐磨等特征的品种3.2种薯应符合LS/T3104的规定要求。4土壤条件4.1作业地的土壤应为砂壤土、轻质粘土。4.2作业地土壤适宜的含水率为15%25%4. 3作业地块内应无影响作业的石块、长秸秆和长残茬等杂物。5农机农艺选择5.1种植望距应选择较适宜机具作业的70cm80cm的距,5.2单垒起垒、杀秩、收获作业配套的四轮拖拉机后轮距尺寸应不大于垒距加150m5.3一次两及以上的起型作业配套四轮拖拉机动力应不小于(18×n)kw(n为望数)5.4一次两型的切蔓、收获作业配套四轮拖拉机动力应不小于55k,其后轮距尺寸应大于望距的2借5.5大由种植裁措应采用适宜机械作业的净作模式,如间作套种必须留有机具行走的作业道和回机区,播前整地起垄6.1宜在前荐秋收后、土壤冻结前做好播前准备,包括深松、灭荐、旋耕、杷地、施基肥等作业,有条件的地区应采用多功能联合作业机具进行作业,1
DB37/T度应打破犁底层,一般为30cm~40cm。深松机具的耕作幅宽应与拖拉机轮距相匹配。6.3整地后,秸秆长度一般不宜超过10cm。6.4当地表紫实或明草较旺时,可利用四盘靶、策耕机等机具实施浅杷或浅旋,表土处理不超过8cl。6.5起垒:根据垒距、垒高调整起垒机左右起垒铲的入土深度、作业宽度,使垒距、垒高达到要求后并固定。6.6覆膜:薯区采用先栽插后覆膜的方式,覆盖黑膜,地膜采用大于0.01m厚度规格。要求地膜完整,紧贴表土无空隙,用土压实。7秧苗移栽7.1秧苗质量苗龄30d~35d,苗长20cm~25cm,顶部三叶齐平,叶片肥厚,大小适中,颜色鲜绿,茎粗壮,节间短(3cm~-4cm),茎韧不易折断,全株无病斑,百株鲜重0.5kg以上。7.2移栽时间7.2.1春薯移裁:地下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移裁,也可根据当地晚霜结束期作为移栽期,一般在5月1日前后。7.2.2夏薯移裁:一般在小麦收后进行,越早越好。7.3机具选择一次完成开沟、施肥、起望移裁等多项作业,根据需要可选装润灌管和施药装置。7.4种植密度深度7.4.1种植密度宜3000株~~3500株/666.7m,行距宜70cm~~80cm,株距宜23cm~~30cm;鲜食型品种种植密度宜3500株~~5000株/666.7m,行距宜70c~~80cm,株距宜17cm~~23cm7.4.2移裁深度宜7 cm~10 cB.8田间管理8.1化控抑旺若中期发生茎叶徒长现象时,可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选用2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或5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均匀喷酒叶片,每隔了d左右喷酒一次,视徒长程度决定喷酒剂量和喷酒次数8.2病虫草害防控8.2.1应根据当地甘薯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按植保要求选用药剂及用量,按照机械化高效植保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防治作业。8.2.2苗前喷施除草剂应在土壤湿度较大时进行,均匀喷酒,在地表形成一层药膜:苗后喷施除草剂在甘薯3叶~5叶期进行,要求在行间近地面喷施,并在喷头处加防护罩以减少药剂漂移,8.2.3应根据防治面积大小及甘薯生长时期,选用甚挂式施药机、高地隙自走式施药机、背负式喷雾器等进行病虫害防治,施药作业应符合NY/T1225的规定。8.2.4喷雾机(器)作业质量应符合NY/T650的规定。2
DB37/T 335520188.3灌溉施肥提倡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按甘薯需水、需肥规律,适时灌溉施肥,宜采用膜下滴灌、喷灌、垒作沟灌等高效灌溉技术和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LY_T 2239-2013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生态环境服务 自然保护区.pdf
- FZ_T 54090-2016缝纫线用锦纶6牵伸丝.pdf
- GA_T 974.42-2011消防信息代码 第42部分:消防战评组织层次代码.pdf
- DB37_T 2673-2019医疗机构能源消耗定额标准.pdf
- DZ_T 0276.14-2015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14部分:岩石热导率试验.pdf
- NB_T 20171-2012压水堆核电厂核三级泵特定鉴定规程.pdf
- DB37_T 3027-2017唇用化妆品中对位红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 JB_T 10199-2013低速货车 驱动桥连接尺寸.pdf
- AQ 2062-2018超深竖井施工安全技术规范.pdf
- LY 1293-1999原条材积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