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93. 160P 57DB37山 東东省地國方标准DB37/T2997—2017干旱山地造林雨水蓄存利用工程建设技术规程Technique regulations of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project for afforestationin arid mountain areas2017-08-18发布2017-09-18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 2997—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莱芜市金雨达塑胶有限公司、山东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方者、邢尚军、马海林、马内尧、杜振宇、叶桂梅、杨庆山、刘向风、季四静、于鹏、赵秀娟、井大炜、宋永贵、黄家宝、宋光新。I
DB37/T 2997—2017干旱山地造林雨水蓄存利用工程建设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干早山地造林雨水蓄存利用工程建设的术语与定义、雨水蓄存工程整体设计、集流面、沉沙池、中转池和集雨池、辅助设施、雨水收集与延存、雨水利用,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干早山地造林雨水蓄存利用工程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00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59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中转池Transfer Tank对雨水进行再次沉淀的水池,具有雨水再过滤、雨水中转和雨水集蓄的功能雨水蓄存工程整体设计雨水蓄存工程主要包括集流面、沉沙池、中转池、集雨池及其他辅助设施,雨水蓄存工程整体设计参照附录A。5集流面5.1集流方法根据山地的实际条件采取路水拦截、沟式集水、坡面集水等不同方式对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进行引导。5.2集流面与集流面材料的选择集蓄雨水时,可充分利用现有的集流面,如道路、天然坡地等。现有集流面较小,不能满足集雨量要求时,需修建人工集流面。人工集流面处理材料科主要有混凝土、石棉瓦、塑料薄膜等。1
DB37/T 2997—20175.3集流面的设计按GB/T50596的规定执行。6沉沙池6.1形状设计沉沙池可根据实际地形设计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6.2睿积设计按GB/T50596的规定执行。7中转池和集雨池7. 1选址原则离造林地较近、地势相对平坦、地形地貌变化不大、容易下挖的阳坡7.2形状及睿积控制中转池和集雨池为圆柱形,应建设在地面以下,深度不宜超过4,容积10m80m为宜。集雨池可为单个或多个,多个集南池底部通过导水管连通。集南池个数及容积控制视山地地形、雨水集流面面积、降南状况及造林树种需水量要求确定。用混凝土、石棉瓦和塑科薄膜等修建的人工集流面可不设中转池。中转池和集雨池的设计参照附永B。7.3施工要求7.3.1建筑材料按GB/T50596的规定执行。7.3.2放线尺寸放线直径按照圆形水池内净直径加两个池壁厚度再加底板两边伸出长度,底板每边伸出长度15cl~20cm,开挖深度为池净深度加底板厚度,底板厚度不低于25cm。如果池底原土较软,开挖深度还应加上20cm~30cm厚的三-七灰土。7.3.3砌筑水池开挖深度到位后,找好圆心校对圆的半径尺寸并整修到位,池底整平,原土人工打夯,夯实系数0.95。如果池底原土较软,应打20cm30cm厚的三-七灰土。研底板时把砖用水浇透,池底铺浆础砖,砖与砖留足灰缝,砖在错开。砌池壁时把砖用水浇透,砌砖砂浆饱满,不留通缝,壁厚24cm,每础0.5m高度校准围的半径尺寸。7.3.4防水抹面中转池和集雨池底板和池壁应做好防水,按照五层防水做法进行处理:第一层:抹素灰(水灰比0.50.6)两通,1+1m厚,抹平:一第二层:抹1:2.5的水泥砂浆(水灰比0.4~0.45)5m~7m厚2
DB37/T 2997—2017一第三层:抹素灰(水灰比0.37~0.4)2mm厚第四层:抹1:2.5的水泥砂浆(水灰比0.40.45)5mm~7m厚:一一第五层:抹素水泥砂浆1避,压光抹平。8辅助设施8.1简易梯子中转池设置简易梯子,主要用于中转池的检修及池底杂物清理。8.2顶盖中转池和集雨池上部设顶盖,防止高温雨水蒸发或低温雨水结冰冻裂池壁,顶盖设计有混凝土式和塑科膜式两种。混凝土式项盖设计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或混凝土板,建设时池中应预设构造柱用于支撑顶盖。塑料膜式项盖设计在建设池壁时,池壁周围可预设拉设铁丝的小孔,拉设铁丝后,上覆盖一层钢丝网或直接盖加厚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7_T 3588-2019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pdf
- LST 3526-1995液压磨光拉丝机.pdf
- NY_T 4169-2022CN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指南.pdf
- GY_T 308-2017单向可下载条件接收系统技术规范.pdf
- NB_T 10092-2018全钒液流电池用橡胶类密封件技术条件.pdf
- JBT 7950-1999快速割嘴.pdf
- DL_T 1165-2012炉底干式排渣破碎及关断装置.pdf
- DB11T 411.10-2008体育场馆等级划分及评定 第10部分: 体操馆.pdf
- DB37T 1186-2009刺参工厂化养殖技术规程.pdf
- DB64 294_2004饲用甜菜切块机.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