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 020. 40B 61DB37山長东省地方标准DB37/桐苗木质量分级Tree seedling quality grading of Platanusaxacerifolia2012-03-08发布2012-04-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 2063—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林木种苗站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山东省林本种苗站、济宁市林业场圃种苗站、济宁市任城区林业场圃种苗站、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苗木协会。本标准起草人:张建国、闫大成、崔长际、包志强、杨庭玉、房塑、李辉、李兴,I
DB37/T 2063—2012法桐苗木质量分级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法桐苗木的定义、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苗圃露地增育的法桐苗本,态铃本属其它树种参照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666T0009 89主要造林树种苗本质量分级C.J/T 241999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苗木种类播种苗、插条苗、移植苗等种类的划分,执行GB6000-1999的标准。3. 2苗龄苗本的年骼。以经历1个年生长周期作为1个苗龄单位。苗龄用阿拉伯数学表示,使用GB6000-1999的规定。示例:1-0表示1年生插种或插条苗,未经过移植。2-2表示4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移植后继续培育2年,2-2-2表示6年生移植苗,移植两次,每移植一次各培育2年,1-1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的种或插条的移植苗。注:指播种苗或扦插苗在原地生长根的年龄。3. 3一批苗木同一树种在同一苗圃,用同一批繁殖材料,采用基本相同的育苗技术培育的同龄苗本,称为一批苗本(简称苗批):1
DB37/T 2063—20123. 4地径苗本地际直径,即播种苗、移植苗苗干基部土银处的直径:插条苗为萌发主干基部处的直径。3. 5 胸径指苗干自地径向上130cm处的直径。3. 6苗高自地径至顶芽基部的苗干垂直长度,3. 7根系长度和根幅起苗修根后应保留的根系的长度和根幅。3. 8干通直度苗干基轴与理想通直苗干中轴的吻合度。3. 9 冠径指苗本树冠垂直投影面的直径,使用CJ/T24-1999的规定,3. 10枝下高树冠的最下分枝点到苗干基部的垂直高度,3. 11主枝由苗干发出的形成树冠的骨干枝,3. 12侧枝由主枝发出的形成树冠的分枝。分级要求2
DB37/T 2063—20124.1苗木等级见附录A、附录B、附录C。4.2合格苗木以综合控制条件、根系、地径(胸径)和苗高确定。4. 3综合控制条件达不到要求的为不合格苗本,达到要求者以根系、地径(胸径)和苗高三项指标分级.4.4综合控制条件为:无检疫对象病虫害,苗干直、苗冠勾称、色泽正常、健壮、充分木质化、无明显机械损伤,4.5分级时,首先以根系所达到的级别确定苗木级别。4.6合格苗分I、Ⅱ两个等级,由地径(胸径)和苗高两项指标确定,在苗高、地径(径)不属同等级时,以地径(胸径)所属级别为准。4. 7苗本分级后要做好等级标志。5检测方法5. 1抽样5. 1. 1起苗后苗本质量检测要在一个苗批内进行,采取随机描样的方法,按表1规则抽样:表1苗木检测抽样数量苗本株数检测株数500~1000501001~1000010010001~50000250000001~ 1000S350100001500001 以上7505. 1. 2成捆苗木先抽样捆,再在每个样捆内各抽10株:不成捆苗木直接抽取样株。5.2检测5.2.1地径、胸径用游标卡尺或围尺测量,如测量的部位出现膨大或干形不围,则测量其上部苗干起始正常处,读数精确到0.1cm。5.2.2苗高用钢卷尺或直尺测量,自地径量至顶芽基部,读数精确到1cm,5.2.3根系长度用钢卷尺或直尺测量,从地径处量至根端,读数精确到1cm。5.2.4根幅用钢卷尺或直尺测量,以地径为中心量取其侧根的幅度,如两个方向根幅相差较大,应重直交叉测量两次,取其平均值,读数精确到1cm。5.2.54.4的内容用感官检测5. 2. 6苗木检测工作应在背荫避风处进行,注意防止根系失水风干。6检验规则3
DB37/T 2063—20126.1苗木成批检验。6. 2检验工作限在原苗圃进行。6. 3苗本检验允许误差,不得超过5%。6.4检验结果查不符合6.3规定,应进行复检,并以复检结果为准。6.5检验结束后,填写苗本检验证书(表2),凡出圃的苗木,均应附苗木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LST 3526-1995液压磨光拉丝机.pdf
- NY_T 4169-2022CN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指南.pdf
- GY_T 308-2017单向可下载条件接收系统技术规范.pdf
- NB_T 10092-2018全钒液流电池用橡胶类密封件技术条件.pdf
- JBT 7950-1999快速割嘴.pdf
- DL_T 1165-2012炉底干式排渣破碎及关断装置.pdf
- DB11T 411.10-2008体育场馆等级划分及评定 第10部分: 体操馆.pdf
- DB37T 1186-2009刺参工厂化养殖技术规程.pdf
- DB64 294_2004饲用甜菜切块机.pdf
- JB 6080-1992电子数显齿厚卡尺.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