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习任务三 鉴赏诗歌的语言 (45分钟 54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① 叶梦得 客路重经黄鹄前,故人仍得暂留连。 长枪大剑笑安用,白发苍颜空自怜。 照野已惊横雉堞②,蔽江行见下楼船③。 灞陵醉尉④无人识,漫对云峰说去年。 [注] ①刘季高:叶梦得的好友,叶、刘两人都遭到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排挤。②雉堞:指防守的壁垒。③下楼船:指金兵浮江而下,楼船千里,进攻建康。④灞陵醉尉:西汉时,李广和一名随从返家时至灞陵亭,灞陵尉喝醉了酒,禁止他们通行,二人只得夜宿亭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诗人又一次经过京口,得以暂时和故人相聚,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B.“照野”句写战场上烽火照野、战垒横陈,表达了诗人对前线战士殊死战斗的赞美。 C.尾联中,诗人借李广无人识的典故说自己无人识,“漫”字看似随意,实则蕴含悲痛之感。 D.本诗诗意悲慨苍凉,诗人对友人感叹时事,对议和深为不满,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解析 B项,“表达了诗人对前线战士殊死战斗的赞美”分析有误,该句表达了诗人对险峻局势的担忧和对主和派的谴责。 答案 B (2)(炼字)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笑”“空”二字的表达效果。(6分) 解析 要准确理解诗歌字词的意思,不能脱离诗句,要把字词置于原句并结合上下文去分析。答题时,应先解释字词的意思,接着将其置于原句中理解整句的意思,若使用了某种表达技巧应点明,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 答案 ①“笑”是“感到可笑”的意思。当权者力主议和,长枪大剑将无用武之地,可笑的是自己还想用它们收复国土。②“空”是“徒然”之意。诗人一心报国,却已经年老,只有徒然自怜。③“笑”“空”二字流露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悲凉和对现实的无奈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扬州春词三首(其一) 姚 合 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 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 莫唤游人住,游人困不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的首联交代了写作的时令和地点,描写了扬州城寒食时节初春的景色。 B.诗歌颔联和颈联写景,由远及近,由自然景物转向城市园林,视野开阔。 C.“车马少于船”凸显了扬州城的繁华:水路交通十分发达,船只比车马还要多。 D.诗歌尾联直抒胸臆,以游人不知疲倦地游玩衬托出扬州城初春的美丽景色。 解析 B项,“由远及近”错误,颔联和颈联写景没有体现出“由远及近”的写作顺序。 答案 B (2)(炼字)颔联中“凝”“散”二字用得很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解析 此题要求赏析“凝”“散”二字的妙处,作答时要在理解这两个字的含义的基础上,结合诗句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感态度来分析。“凝”字从诗人视觉感受的角度,描绘出暖气凝聚于花柳,使得柳舒花放的美丽景象;“散”字则从诗人听觉感受的角度,写管弦乐声在春风中飘散。两个字化静景为动景,使得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意趣,其中流露出诗人对扬州城迷人风光的无比喜爱之情。 答案 “凝”字写出了暖阳下繁花烟柳的视觉感受,“散”字写出了春风中阵阵管弦声传来的听觉感受,两字化静为动,分别赋予“暖日”“春风”以生命力,将平常的自然景象描写得生动形象,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扬州城美丽景致的喜爱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第三联“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以及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B.在本诗中起提纲挈领、统率整首诗的句子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C.本诗的结尾用“南望”的景物来作结,诗人把目光投向远处,呼应、深化了开头的忘归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胜景的留恋向往。 D.尾联“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一句在描写上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以远处楼台的钟鸣之音表现出山中月下的幽静。 解析 B项,“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不能起提纲挈领、统率整首诗的作用。“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以下六句,具体展开“胜事”和“赏玩忘归”的描述。 答案 B ★(2)(炼字、炼句)近日,导演陈传兴将自己为叶嘉莹先生精心拍摄的纪录片取名为《掬水月在手》,尤见其对这首诗的喜爱程度。很多评论者都曾表达过对该诗第二联的偏爱,请简要赏析“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精妙之处。(6分) 答案 ①从结构上看,“掬水月在手”承第二句的“夜”,“弄花香满衣”承首句的“春”,笔笔紧扣,自然圆到。一、二句波纹初起至这两句形成高潮,以下写赏玩忘归的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东郭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