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_T 54-2013地震地壳形变观测方法 钻孔应变观测.pdf

DB_T 54-2013地震地壳形变观测方法 钻孔应变观测.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91.120.25P15DB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DB/T 54—2013地震地壳形变观测方法钻孔应变观测The method of earthquake-related crustal deformation monitoringStrain monitoring in borehole2013-12-17发布2014-0501实施中国地震局发布 DB/T 54 2013目次前言·IV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技术要求.·5体应变观测….6分量应变观测仪器检测方法8观测网组网方法9观测数据处理方法附录A(规范性附录)应变固体潮Venedikov调和分析附录B(规范性附录)四分量应变观测自检信度计算方法.附录C(规范性附录)采样率与仪器频带的关系16参考文献18 DB/T 54—2013实际计算元件灵敏度矫正系数,应使用小时差分数据,应使用曲线变化平稳时期的数据,应使用长期的数据。6.4.2耦合系数A和B的求解方法在y垒标系中,记(si,Bz,中)或(ea,8,8,)为已知应变状态变化(一般借助理论应变固体潮),可用下列公式确定换算参数A和B。确定A值的公式:$, = 4A(e + e)(15)或5, = 44(e, +6,)(16)确定B值的公式:/, +, = 2B(e; 6,)** (17)或/, +s = 2B /(2e,) + (e 8g)2(18)实际计算耦合系数A和B,应使用小时差分数据,应使用曲线变化平稳时期的数据,应使用长期的大量数据,用最小二乘的方法求解最佳估计值。收器检测方法7. 1检测要求钻孔应变观测仪器检测包括出厂检测和台站检测,基本要求如下:a)出厂仅器应提供灵敏度、分裤力、线性度、漂移量、最大误差的检测结果和检测报告,出厂检测应符合DB/T27-2008的质量检验规则;b)进人台网观测的仅器,应按5%~10%的抽样率(不少于2套)进行灵敏度、分辨力、线性度、漂移量、最大误差、动态范围等指标的一致性比测:e)分辨力、线性度、漂移量、最大误差的检测方法按DB/T31.2—2008和DB/T27—2008的规定;d)除仪器整机检测外,数据采集器还应单独检测。7.2台站检测7.2.1定期检测在台站运行的仪器应对灵敏度进行定期检测,检测周期为1次每年,检测方法按照仅器自带校准设备操作方法进行,检测结果遵循如下要求: DB/T 54 —2013a)当灵敏度变化超过±2%并小于±5%时,应记录新格值;b)当灵敏度变化达到或超过±5%,应对仪器进行检查和维修。7.2.2不定期检测在台站运行的仪器的不定期检测遵循如下要求:a)仪器检修或重新安装后,应进行灵敏度检测,应启用新格值;b)在仪器记录出现异常时可进行灵敏度检测,见7.2.1。8观测网组网方法8.1观测网构成钻孔应变观测站在全国的布设应符合DB/T40.1—2010的要求。8.2断裂带观测组网8.2.1监测断裂带的钻孔应变观测站布设,应满足地质、地貌地形条件,避开断层穿过观测站,离开断裂破碎带距离不宜小于0.5km。8.2.2观测站沿断裂带布设时,宜布设于断裂两侧。8.3火山、大型水库观测组网8.3.1火山、大型水库等专用钻孔应变观测站布设,应综合空间范围、变形敏感点等因素。8.3.2布设两个及其以上钻孔应变观测站时,根据监测区域分布、构造条件等,宜对称设置观测站。8.4沿海观测组网8.4.1沿海岸观测组网在沿海布设钻孔应变戏测站,应规避海潮影响显著的区域与位置;在观测过程中,应同时收集测站附近的验潮站戏测数据。沿海观测台站应选择在海面宽竭、海底平坦的区域附近,应避开狭窄海湾和复杂海底地形的区域。8.5海潮观测剖面组网应布设多条从沿毒延伸至内陆的钻孔应变观测剖面,削面由若干个钻孔应变观测站组成。削面观测站选址应在地质构造简单和地形平坦的地区,避开表面地形复杂和地下构造非各向同性较强的地区。8.6强震带观测组网8.6.1钻孔应变观测站应滑强震带主要断裂布设;重点布设在断层端部或断层交会处。8.6.2根据区域地震括动情况,布设观测站密度,戏测站间距不宜大于50km,强震发生时,宜有1个以上观测站位于震中区内。8.6.3应与其他测项共用场地,同步观测。8 DB/T 54 20138.7科研对比观测组网8.7.1同站对比观测两台或以上同型号仪器的对比,间距不宜超过100m。8.7.2异站对比观测异站对比观测站之间的距离应小于10kms9观测数据处理方法9.1数据分类钻孔应变观测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产出数据,数据分类应符合DB/T11.1一2007和DB/T11.22007,9.2原始数据9.2.1钻孔应变观测仪器吐出的未经任何处理的时间序列观测数据,吐出率应不低于1次每分。9.2.2气压、钻孔水位、钻孔(水位)温度、降量等辅助测项吐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