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者:八音魔琴;
;一、来源;
鳖甲炮制品首见于汉代的《金匮要略》。古代有醋制、童便制、制炭、蛤粉炒、童便酒醋炙、、酥炙等方法。处方用名有鳖甲、炙鳖甲、酥鳖甲、醋鳖甲等。
《中国药典》2015年版载有鳖甲和醋鳖甲两种炮制品。;取原药材,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去皮肉,洗净,干燥。; 将砂置炒制器具内,用武火加热,炒至滑利、灵活状态,投入大小一致的净龟甲,翻埋烫炒至质酥、表面呈淡黄色时取出,筛去砂,趁热投入醋液中稍浸,捞出,干燥。用时捣碎。
每100kg净鳖甲,用醋20kg。;;;醋鳖甲:砂炒醋淬后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并能矫正不良气味。醋制还能增强药物入肝消积、软坚散结的作用。常用于经闭,症瘕积聚。
;作者:八音魔琴;
;一、来源; 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炮制首见于汉代《金匮要略》。历代有煅法、蜜炙、盐炙、土炒等。处方用名有干姜、炮姜、姜炭等。
《中国药典》载有干姜、姜炭和炮姜三种炮制品。
;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筛去碎屑。; 将砂置炒制器具内,武火,炒至滑利、灵活状态,投入净干姜,武火加热,翻炒至鼓起、表面棕褐色、内部呈棕黄色时,取出,筛去砂,晾凉。;;炮姜——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质轻泡,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微辛、辣。;;炮姜——辛,热。归脾、胃、肾经。辛散之性减弱,其温里作用不及于干姜迅猛,但作用缓和而持久,有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的作用。用于阳虚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虚寒,腹痛吐泻。 ;作者:八音魔琴;
;一、来源;
骨碎补炮制首见于南北朝刘宋时代《雷公炮炙论》。历代有姜制、炒制、盐水炒、酒拌蒸等。
《中国药典》2015年版载有骨碎补和烫骨碎补两种炮制品。;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取砂置炒制器具内,用武火加热,炒至滑利、灵活状态,投入净骨碎补片,翻埋烫炒至鼓起,筛去砂至规定的容器内,将炮制好的药物盛放在洁净的容器内,放凉后收藏。并???去毛。
;;;烫骨碎补:砂炒后质地松脆,易于除去鳞叶,便于调剂制剂,利于煎出有效成分。以疗伤止痛,补肾强骨见长。用于肾虚腰痛,筋骨痿软,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作者:八音魔琴;
;一、来源;
鸡内金炮制首见于宋代《太平圣惠芳》。历代有焙、炙制、蜜炙、酒制、炒制、猪胆汁制等。处方用名有鸡内金、内金、炒鸡内金、焦鸡内金、醋鸡内金等。
《中国药典》2015年版载有鸡内金、炒鸡内金和醋鸡内金三种炮制品。;取原药材,洗净,干燥。; 将砂置炒制器具内,用中火加热,炒至滑利、灵活状态,投入大小一致的净鸡内金,翻埋烫炒至发泡鼓起,取出,筛去砂至规定的容器内,将炮制好的药物盛放在洁净的容器内,放凉后收藏。或采用炒黄法将药物炒至鼓起取出晾凉。
;;;炒鸡内金:砂炒后质地酥脆,并矫正不良气味利于服用,增强健脾消食的作用。用于消化不良,食积不消及小儿疳积等。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