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150B 52S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T 1119-2014乌亲鱼和苗种Chinese snakehead-Brood stock,fry and fingerling2014-03-24 发布2014-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 1119--20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6/SC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桂伟、罗相忠、梁宏伟、李忠。TIy
SC/T 1119—2014乌亲鱼和苗种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乌鯉(Channa argus Cantor)亲鱼和苗种的来源、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运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乌亲鱼和苗种的质量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654.1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部分:检验规则GB/T18654.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2部分:抽样方法GB/T18654.3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3部分:性状测定GB/T18654.4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4部分:年龄与生长的测定SC/T 1052 乌3亲鱼3.1来源3.1.1捕自天然水域的乌亲鱼,或苗种经人工培育而成。3.1.2由省级及省级以上原(良)种场提供的亲鱼。3.2质量要求3.2.1种质符合 SC/T1052的规定。3.2.2繁殖年龄雌、雄鱼均为3冬龄~8冬龄。3.2.3外观体形、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疾病、无畸形。3.2.4体长和体重雌鱼体长应大于35cm,体重应大于1.0kg;雄鱼体长应大于40cm,体重应大于1.2kg。3.2.5繁殖期特征雌鱼:腹部多为灰白色,个别为灰色;腹部膨大,柔软有弹性;泄殖孔外翻突出,粉红色,呈圆形。雄鱼:与同龄的雌鱼相比,身体较长,背鳍与尾鳍较大,腹部呈灰黑色,体斑颜色较黑。生殖季节,生殖孔狭小内凹;手横摸胸鳍内侧有粗糙感,胸鳍、鳃盖上有“追星”。4苗种4.1来源4.1.1鱼苗全长0.8cm~3.0cm的个体,由符合第3章规定的亲鱼经人工繁殖或采集的野生个体。1
SC/T 1119---20144. 1. 2鱼种全长3cm~21cm 的个体,由符合 4.1.1规定的鱼苗培育而得。4.2鱼苗质量4.2.1外观卵黄囊消失,充气,能平游,主动摄食;鱼体灰黑色,有光泽;集群游动,在容器中轻微搅动水体,95%以上鱼苗有逆水游动能力。4.2.2可数与可量指标4.2.2. 1可数指标畸形率小于1%;伤残率小于1%。4. 2. 2. 2 可量指标95%个体全长达到0.8cm以上。4.3鱼种质量4.3.1外观体形、体色正常,鳍条、鳞片完整,规格整齐,游动活泼,反应灵敏,体表无伤痕。4.3.2可数与可量指标可数指标畸形率小于1%;伤残率小于1%。可量指标鱼种的规格符合表1的规定。表1.乌鱼种的规格每千克尾数全长每千克尾数金长体重体重尾尾cmgcmg69~7613.21~14.463. 0~3. 50.34~0. 482 083~2 94112.0~~12.514. 46~15.3265~693.5~4. 00. 48~0. 651 538~2 08312. 5~13. 015.32~16.2813. 0~13. 561~654. 0~4. 50. 65~0. 881136~1538826~113613. 5~14. 016.28~17.6457~~614.5~5.00. 88~1. 2117.64~20.275. 0~5. 5565~82614.0~14.549~571. 21~1.7720.27~22.7444~49412~56514.5~15.05.5~6.01. 77~2. 4322. 74~25. 3839~~44342~41215.0~15.56. 0~~6.52. 43~2. 9236~3925. 38~28. 062. 92~3. 56281~34215. 5 ~~ 16. 06.5~7.031~3628. 06~32. 307. 0~7. 53. 56~4. 23236~28116. 0~16. 532.30~34.5429~317.5~8.04. 23~4. 90201~23616. 5~17. 026~2917. 0~17. 534. 54~37.728. 0~ 8. 54. 90~5.54181~20417.5~18. 037.72~42.1524~268.5~9.05.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XT 49-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5部分:气压观测.pdf
- QX_T 247-2014防雷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pdf
- SN_T 4630-2016植物病原菌及病害标本采集保存规范.pdf
- QB_T 4255-2011印刷金膏.pdf
- NY_T 3014-2016甜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pdf
- QB 1244-1991滚压成型机.pdf
- YB_T 4654-2018船用热轧H型钢.pdf
- QB_T 4137-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洗衣机用电子程序控制器技术要求.pdf
- SH 0035-1990防锈油脂蒸发量测定法.pdf
- NY_T 2470-2013小麦品种鉴定技术规程 SSR分子标记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