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pdfVIP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 4 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 11 题;共 22 分) 1. (2 分)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蒙辞以军中多务 B . 卿言多务,孰若孤 C . 士别三日,既更刮目相待 D .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 (2 分) 选出默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 . 一日瀑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 (2 分)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余/因得/遍观群书 B .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 (2 分) (2017 七下 ·无锡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学作品对我们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B . 美国妄想主宰全球事务,受到许多国家的反对。 C . 郎平再次登上事业的巅峰,不是粉丝们自诩的结果,而是她执着追求所得。 第 1 页 共 8 页 D . 老师的追问让他窘得满脸通红,搜索枯肠 , 仍然哑口无言。 5. (2 分) 下面句中画线部分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 喜或悲 B .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译文:带着妻子和同乡来到这绝 境 C .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 日行千 里的才能不被外面的人看见 D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 明灭可见。译文:天空的北斗星曲曲折折,地上的蛇蜿蜒爬行 6. (2 分) 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不认为物质丰富就高兴,不认为个人有所失就悲伤。 B .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C . 不把事物好当作高兴的事,不把个人不顺利当作悲哀的事。 D . 不因为物质丰富而高兴,不因为个人不顺就悲哀。 7. (2 分)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即更刮目相待(gèng) B . 肃遂拜蒙母(shuì) C . 卿今者才略(liáo) D . 孰若孤(shú) 8. (2 分) (2017 八下 ·威远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含义错误的一项是( ) A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曾经) B . 是进亦忧(这样) C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担忧) 第 2 页 共 8 页 D . 不以物喜(以为) 9. (2 分) 读课文《愚公移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 . 本文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 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C . 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 D . 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 种对立的观点。 10. (2 分) 下列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久之 , 目似瞑; 又数刀毙之 B . 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蜀之鄙有二僧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