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人性化 ——北林校园景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性化空间的优秀案例——北林校园景观;02留白与轻盈 薄房子最大的特点便是轻薄与通透。整个构筑都是用薄薄的钢板与木板构成,这样可以最小占用本身就有限的空间,也少了许多边界感。光与影在这些剪裁空间中探出、回旋。将校园时光定格。 整个设计的颜色与材料都非常简单,却又是有力度的美。以立面的变化作为装饰,而刨去了过多的修饰,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弃繁从简。墙壁大面积的留白为阳光作为了很好的背景画布,任由日月更替来自然对这片白色进行动态点缀。阳光带来的透气感又增强了构筑物本身的轻盈。错落韵律的镂空使白墙与外界环境的界限感削弱了很多,同时增加了设计的透气性,丰富了体验。;03自然的融入 薄房子的植物种植也很讲究。长长的薄房子被五棵洋槐树所穿插,这既是对方形立面的打破,也是与白板轻脆对比,画面便起伏起来了。薄墙前面是丁香树丛,后面种植耐荫灌木,形成绿色屏障,有效遮挡北侧食堂道路对公寓的干扰,创造亲切、闲适的自然环境。; 案例要点: 1、空间的折叠与取舍 2、设计元素的统一 3、人性化体现在空间的参与性与休憩性;2.参与性的景观——树洞花园 01场地原况 “树洞花园“的场地原来是北京林业大学1号学生宿舍楼北侧的一片破败的自行车停车棚,在停车场的轻钢雨蓬间有24棵高大的洋白蜡树。由于长期被铁栏杆隔离,且缺少日照,这块场地未被妥善利用,一直处于被遗忘的状态。 02场地设计 场地被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侧抬高0.4m作为绿地,由于宿舍楼的遮阳原因种植耐阴植物,柔化建筑边界的同时也保护一楼的隐私。广场以白蜡树作为中心,形成了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形广场。由于每个圆形广场的尺度不同,可以在其中进行的活动也有所不同。; 主广场随机生长的原生树之间,放置了三个表达“相望”主题的景观装置——“树洞转亭”。这样的设计就好像是把存有人们秘密的树洞放大来,大到可以藏在里面。树洞某种意义上是依赖与安全感的象征。以树洞为创意也与场地的圆形元素很好的融合。树洞转亭内的坐凳并不相同,分别是单排坐凳,双排坐凳,双排带桌子三种形式,??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交流模式。 ;03尺度与人性化 整个场地都在保护学生的隐私,将尺度控制在不侵犯人又可以拉近人距离的恰当范围。结合选址是在宿舍楼边的利用性低的空间来看,设计者蔡老师真的很懂学生,也很有人情味儿了。好的设计就是让人有参与感和互动性,又将活动主体保护起来。其中的尺度、人群心理、场地边界的利用都是值得大家学习和思考的。 案例要点: 1、构图元素的尺度对比 2、空间功能的多样性 3、人性化体现在对尺度与环境心理学的处理;3.建筑与广场的轴线延续——中轴广场 主轴广场是学研中心朝向校园的主要公共空间和入口通道,与建筑的关系最为密切。景观是建筑设计语言的延续,顺应建筑的几何构图,也回应了北林的树形标志。 01轴线景观 从平面上可以清晰看到构图的整体,直线构图与中轴对称设计突出了序列感,将人们的目光汇聚到上方的建筑入口。; 矩形构造同时也呼应了建筑中央的“树塔结构”。中心的水池与草地分割清晰,但又用一条黑色石板嵌入草地,将二者边界打破。白色的池壁与黑色的土石形成对比,自然的水与绿地在规整的方形约束下具有庄严的轴线感。 水景轴线 轴线的西端,由一整块与建筑立面相同材质的浅黄色花岗岩雕刻而成的雕塑壁泉成为轴线的收尾。流水从壁泉顶部缓缓流入下面的镜池,在冬季无水的时候,镜池依旧倒映着壁泉。整个中轴线的材料选择非常讲究,突出了轴线的意境与深沉感。;02水景序列 水景的延续也很有意思,一头一尾是灵动活泼的台阶跌水和喷泉水景,中部由节奏停顿的卵石水池承接过渡,经过缓冲以后流入下沉广场。泉水从黑色抛光花岗岩条石中涌出,流淌至白色石台处跌入水池,并沿着水池中央的不锈钢水环斜面缓缓汇入卵石滩中,这一“涌-流-跌-汇”的水流动态过程将轴线的境界有所拔高,也把水的多变又可控表现了出来。 ;03下沉空间的休憩设施 北侧的下沉广场则与中轴广场区分开来。采用折线构图增加游人游览路径的曲折与趣味性。 靠近建筑的一侧设置与主空间元素一样的休憩桌椅,满足了走出建筑的人群的交流空间需要。折线构图的绿地区域将学习讨论区与北侧的活动区分隔开来,使之互不打扰且富有诗意。; 池壁曲曲折折,与中间中轴广场的线条虽冲突但不矛盾。z型的设计语言彰显了这片区域的活跃定位。具有明确的运动导向性。;案例要点: 1、建筑前广场的轴线处理 2、水景序列的多边形式 3、空间的划分,开敞与半开敞区域的功能区别 4、人性化体现在顺应人们的活动心理来设置满足不同活动的空间;4.总结 空间设计中无时无刻不考虑各类人群的使用需要是景观设计人性化的体现。在设计场地时,要满足周边人群的生活需要,同时

文档评论(0)

奉献教育1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心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