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35.080L 77SJ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SJ/T11683—2017Java语言源代码缺陷控制与测试指南Source code defect control and testing guidelines for Java2017-04-12发布2017-07-01实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SJ/T11683——2017目次前言.11引言.III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2术语和定义V源代码缺陷控制..5源代码缺陷测试.源代码缺陷说明6附录A(资料性附参考文献LOGY1EWRDSSMAD
SJ/T11683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珠海南方软件网络评测中心、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深圳)有限公司、珠海中慧微电子有限公司、南昌金庐软件园软件评测培训有限公司、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珠海市软件行业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兆森、王忠福、侯建华、范渊、谈利群、王宝艾、张旸旸、莫文盼、邹送华、李莉、周悦。II
SJ/T11683—2017引言Java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运行于Java虚拟机之上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信息系统和智能终端应用软件的开发。众所周知,由于各种人为因素影响,每个软件的源代码都难免会存在缺陷,而许多软件运行故障或软件失效都与源代码缺陷有关。为尽量降低Java语言源代码缺陷率,有必要制定针对Java语言的源代码缺陷控制与测试指南。本标准是在理解Java语言的基础上va语言源代码的开发和测试实践以及Java语言源代码中ANNFOR常见的缺陷制订的。本标准关注的源代码缺陷主要是指Java语言源代码中典型的源程序问题,未包含违反源程序编码风格准则等方面的其他高题,这类源程序问题请参考其他相关标准本标准提出的源下码缺陷控制,特指对可能产生源代码缺陷的主要的控制,即对编码前分析设计和编码过程中可能造成源代码快陷的错误!隐患进行控制。本标准既可作为Javai赢代码缺陷控制要也可作为Jaa语言源代码缺陷测试的要求。TECHNOLHSNLOGYRDSSTADIII
SJ/T11683—2017Java语言源代码缺陷控制与测试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Java语言程序中典型的行为问题、数据处理、错误处理等类型源代码缺陷(简称缺陷)的表象说明、控制活动和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Java语言程序设计与测试注:本标准所指的缺陷测试主要适用一FORMATIAJSTRY2规范性引用文件于体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主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开的用凡是不注日其文化。2活用883活所有的修改单干?GB/T 82007存期过程(ISO/技术软件生2207:1995.MOD662008GB/T9386-儿软件测试文燃编制规范日發GB/T1信息技软件工程术语454GB/2008算机1553工GB/T20158信息技术软件生存管理(GB20158-2006SOETR15846:1998.IDT)RTOL3术语和定义SOGB/T114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5723.1L位掩码bitmask位运算符“或”的常量操作数。ARDS3. 2S构造器constructor负责类中成员变量(域)的初始化的法D3.3死循环deadcycle程序的执行陷入永久重复执行某段代码的过程中。3.4解引用dereference取引用类型变量指向的对象的成员。3.5递归recursion方法调用自身。
SJ/T11683—20173.6副作用sideeffect在表达式执行后对程序运行环境可能会造成影响。注:赋值语句、白增、白减等操作都是典型的具有副作用的操作。4源代码缺陷控制4.1缺陷控制目的源代码缺陷控制的目的是:使软件满足软件开发合同书或项目开发计划、系统/子系统设计文档、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软a件设计说明和软件产品说明等规定的软件质量要求;b)减少源代码中的缺陷。4.2缺陷控制过程源代码缺陷的控制主要贯穿于软件生存周期过程的设计和编码活动中,缺陷控制过程一般包括:在软件需求分析活动中应分析软件的质量要求,并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对其进行描述,明确a)为避免设计错误应遵循的约定;应形成完整的系统需求规格说明及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并进行评审,关注软件质量需求规格项b)的正确性、准确性,关注设计约定的完备性;在软件设计活动中应根据软件的质量要求,明确每一个软件模块为避免编码错误而应限定的约c束;应形成完整的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N 1256-2003国境卫生检疫标准编写基本规则.pdf
- SYT 6292-1997探井试油测试资料解释及质量评定.pdf
- SJT 37-1996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型号编制及命名方法.pdf
- QX_T 407-2017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评价.pdf
- SN_T 1278-2010巴西豆象检疫鉴定方法.pdf
- QBT 2293-1997毛笔.pdf
- NY_T 3093.3-2017昆虫化学信息物质产品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第3部分:昆虫性迷向素防治梨小食心虫.pdf
- NY_T 1860.4-2010农药理化性质测定试验导则 第4部分:原药稳定性.pdf
- SCT 7207.2-2007牡蛎马尔太虫病诊断规程 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pdf
- QB_T 1952.1-2012软体家具 沙发.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