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测试(含答案).pdfVIP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测试(含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 一、选择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个小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B.经过朋友的开导,他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C.我确定她今天可能不去西湖公园了。 D.树叶被秋风染成金黄,慢慢地飘落下来。 2.毕业之际,如果为伙伴写毕业赠言,下面不适合引用的一项是( )。 A.芝麻开花——节节高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二、填空 1.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处境(chù chǔ) 间断(jiān jiàn) 分外(fèn fēn) 暂时(zà n zhàn) 坚劲 (jìng jìn) 瘦削(xuē xiāo) 徘徊 (huí huái) 参与(yù yǔ) 2.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jiě shì zhì dù lǐ zhì yuán jiù jì tuō ( ) ( ) ( ) ( ) ( ) lǐng yù chè dǐ tíng dùn wéi kǒng xiū zhǐ ( ) ( ) ( ) ( ) ( ) 3.查字典,填空。 “卓”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用部首 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卓”的解释有:①高而直;② 高明。在“卓越”中 “卓”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在‘卓立”中 “卓”应选第 ________种解释。给“卓”加上部首变成新字,可以是 ________ 、____ 。 4.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 )空见( ) 无 ( )有 ( ) 不可思 ( ) 悬( )结( ) ( )箱 ( )柜 ( )而不舍 用其中一个赞美“科学精神”的词语说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完成练习。 (1)同窗六载的情谊,我们永远珍藏在记忆中。(改为反问句) (2)槐树的年轮刻录着我们充满墨香的书声、快乐童真的歌声、尽情嬉闹的笑声。 (缩句) 三、按要求做题 1.积累与运用。 (1)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被微风________,如________,被初阳____。 (2)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如________的李大钊,________的张思德等; 还从 《匆匆》一文中明白了________;知道了科学家们用自己的实践探索告诉我 们的道理——真理________. (3)古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的瑰宝,早已融人我们的生活中。一年四季,诗意无 处不在。春天漫步郊野,不觉吟诵 “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__________;夏 日里赏荷,忍不住感叹 “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当我们遇到挫 折或困难时,我们会想起 《竹石》中的“,任尔东西南北风”;遇到老人哀叹岁 月 催 人 老 时 , 可 以 借 用 《 浣 溪 沙 》 中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他。 2.口语交际。 互联网将我们带人了一个全新、高速的时代。六(2)班的同学为此开了一场 辩论会。正方的观点是互联网增进人们的情感,反方的观点是互联网疏远人们的 情感。你支持哪方的观点?请选择观点并简单阐述。 四、阅读理解 (一) 材料一某市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比例 材料二 某市近几年中小学生近视比例(左下图) 材料三某市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目的(右上图) 材料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类最直观认知世界的感觉器官。人类所能感知的 外界信息,超过 90%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