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测试卷往年题考.docxVIP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测试卷往年题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下面哪个发明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 A. B. C. D. 2.我们每天都要看书或者写作业,这些学习活动都需要光。我们在台灯下看书时利用的光源是(? ?)。 A.台灯 B.阳光 C.书本 3.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点燃的蜡烛 B.阳光下的镜子 C.月亮 4.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演唱会中挥舞的荧光棒 B.反光的镜子 C.耀眼的太阳 5.光是以(? ?)的方式传播的。 A.直线 B.曲线 C.声波 6.科学家根据光速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千米。 A.38.4万 B.34.8万 C.43.8万 二.填空题(共6题,共20分) 1.科学家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时,运用了光的(? ? ? )原理。 2.在同一种物质中,光是沿(? ? ? )传播的,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路线就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 ? )。 3.“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 ? ? )现象。“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指的是光的(? ? ? )现象。 4.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 ? ? )现象。 5.暗室中让阳光透过(? ? ? )折射到墙上,可以将太阳光分解成(? ? ? )种颜色的光。 6.光是沿(? ? ? )传播的。光射到平面镜上会发生(? ? ?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光照射到镜面会改变传播的方向,所以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 2.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否则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 3.我们能看见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光的折射。(? ?) 4.彩虹是光的折射原因产生的。(? ?) 5.阳光穿过树林照到地上,呈现出的是曲线。(? ?) 6.教室的日光灯装上灯罩,是为了让灯光反射使教室更明亮。(?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用连线的方式把光源进行分类。 五.简答题(共6题,共24分) 1.我们为什么能看到物体? 2.夏日炎热,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请你用光的传播方式解释树荫的形成。 3.举例说明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4.为什么说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大约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 5.为什么当七色陀螺快速转动起来时,陀螺的面看起来会是灰白色的? 6.为什么北方地区的建筑多采取坐北朝南的格局? 六.综合题(共3题,共16分) 1.1.请将制作潜望镜的实验步骤排序:(? ? ? )。 ①插入平面镜。 ②沿着图纸的虚线折叠,在纸边涂上胶水,粘牢。 ③通过观察,检查效果,进行适当调整。 ④用小刀刻出上面的进光口和下面的瞭望口,以及上下两个插平面镜的口。 ⑤把潜望镜的图纸粘在硬纸板上,沿着纸周围的轮廓剪下。 2.潜望镜是利用光碰到镜面会发生(? ? ? )的原理制成的。 3.请在下图中画出用潜望镜观察物体时,光的传播路线。 2.“囊萤映雪”描述了两个家贫而又刻苦读书的人的故事。其中的“囊萤”是指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捉一些萤火虫来照明读书;“映雪”是指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月亮的光亮来读书。 1.在“囊萤映雪”中,属于光源的是(? ? ? ?)。 A.萤火虫 B.月亮 C.雪 2.“映雪”这个故事中,孙康主要利用的是(? ? ? ?)现象。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3.类似的故事还有“凿壁偷光”,讲述的是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利用邻居家的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匡衡利用的是(? ? ?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3.画出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大致传播方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A 4.B 5.A 6.A 二.填空题 1.反射 2.直线; 折射 3.折射; 色散 4.折射 5.三棱镜; 七 6.直线; 反射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 五.简答题 1.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 2.光沿直线传播,照在大树上,只有叶片缝隙可以透过光线,其他光线被大树的枝干及叶片遮挡,在地面形成阴影。 3.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轮船、潜水艇、救生圈、浮标等。 4.太阳光从太阳到达地球大约需要8分钟,所以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大约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 5.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如果我们按照七种光的色彩和比例在纸片上涂色做成七色陀螺,当陀螺转起来后由于人眼有视觉暂留现象,在视网膜上七种颜色的光叠加就能引起白色的视觉。 6.我国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太阳多从东偏南升起,从西边落下。冬季,太阳高度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