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_T 4751-2014油墨的分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87.080QB分类号:A17备案号:46809-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 4751-2014代替QB/T3597-1999油墨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printing ink2014-11-01实施2014-07-09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QB/T4751-2014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是对QB/T3597-1999《印刷油墨产品分类、命名和型号》的修订。本标准与QB/T3597-1999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改为《油墨的分类》修改了“范围”(见1999版的首页正文第一段);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修改了原标准“1分类”的全部内容;删除了“命名”部分(见1999版2);删除了“型号”部分(见1999版3);删除了“命名手续”部分(见1999版4)。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油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牡丹油墨有限公司、杭华油墨化学有限公司、深圳市美丽华油墨涂料有限公司、国家印刷及办公自动化消耗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印刷学院、中山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安翔、黄荣海、廖晗阳、毕明珠、魏先福、王小妹。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情况为:ZBA17005-1987;QB/T3597—1999。 QB/T4751-2014油墨的分类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墨及类似产品的分类及依据。本标准适用于油墨的生产、经营活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754一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3油墨分类3.1按物理性状分类3.1.1颜色特性油墨按颜色特性可分为以下两类:基本色: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其他色:除基本色以外的各种颜色。3.1.2连续相物理性状分为油性剂(基)型、水性剂(基)型、有机溶剂(基)型、复合剂(基)型、无剂(基)型。3.1.3外观形态分为浆状、液体状、固体状。3.2按应用领域分类分为新闻书刊用、包装装潢用、广告宣传用、办公美术用、纺织印花用、建筑装饰用。3.3按印刷制版型式分类分为平版印刷油墨、凹版印刷油墨、凸版印刷油墨、网孔版印刷油墨、数字印刷油墨。3.4按承印物材质分类分为纸张印刷油墨、塑料薄膜印刷油墨、复合材料印刷油墨、金属材料印刷油墨、纺织材料印刷油墨、玻璃陶瓷印刷油墨和其他各种材料印刷油墨。3.5按干燥、固化方式分类分为氧化聚合、挥发、渗透、热固、冷凝、能量、辐射。3.6按接触方式分类分为接触式、非接触式。3.7按转移方式分类分为直接转移、间接转移。4油墨类似产品分类按辅助功能分耐磨、上光等。1见GB/T4754一2011表1代码2642类别名称油墨及类似产品制造的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油墨的分类QB/T4751-2014*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地址:北京东长安街6号邮政编码:100740发行电话:(010址:http://Email:club@轻工业标准化编辑出版委员会编辑地址:北京西城区下斜街29号邮政编码:100053电话:(01024/25*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书号:155019·4374QB/T4751-2014印数:1-200册定价:14.00元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