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_T 2162-2012棉花抗棉铃虫性鉴定方法.pdf

NY_T 2162-2012棉花抗棉铃虫性鉴定方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B 15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2162-2012棉花抗棉铃虫性鉴定方法Rules of testing the resistance of cotton to cotton bollworm(Helicoverpa armigera Hibner )2012-06-06 发布2012-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 2162-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锥珺瑜、崔金杰、马艳、王春义、张帅、吕丽敏、辛惠江。- NY/T 2162—2012棉花抗棉铃虫性鉴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棉花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的抗虫性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转基因抗虫棉花(Bt棉花、Bt十CpTI棉花)对棉铃虫的抗虫性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7.1经济作物种子棉花种子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转基因抗虫棉花Transgenic insect-resistantcotton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基因组而培育出的具有抗虫新性状的转基因棉花品种(系)。3. 2生物测定bioassay在室内利用人工接虫的方法评价转基因抗虫棉花的组织器官对棉铃虫的抗性效果。3.3幼虫死亡率larvalmortality幼虫取食转基因抗虫棉花后死亡幼虫数占供试幼虫总数的百分率。3. 4蕾铃被害率rate of injured cotton buds and flower and bolls幼虫取食转基因抗虫棉花后被害蕾铃(包括花)占蕾铃总数的百分率。4技术要求4.1供试棉铃虫为人工饲料饲养的1d龄棉铃虫幼虫。4.2试验品种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常规棉对照品种。上述棉花种子质量达到GB4407.1中对种子质量要求。4.3试验设施试验需在网室内进行,网室规格为长、宽、高分别为20m、3m和2m,尼龙网为60目。5试验方法5.1试验设计与管理网室内种植供试棉花品种或材料,每材料10株,每个网室为1次重复,共3次重复。以非转基因抗1 NY/T 2162—2012虫棉品种为对照。网室内棉花栽培方式同大田,苗期可防治棉蚜。试验前7d~10d利用广谱性化学农药防治一次害虫,使网室内昆虫干扰为零。5.2播种按当地春棉或夏棉(短季棉)常规播种时期、播种方式和播种量进行播种。5.3试验方法5.3.1第2代棉铃虫发生期棉花蕾铃被害率检测供试虫源和成虫释放量试验用棉铃虫为采自田间、经室内人工饲养羽化后的成虫。释放前在养虫笼内自由交配,并喂以10%的蜂蜜水,3d后选择活动能力强的成虫释放于种植鉴定材料的网室内。成虫释放量为按雌雄比1:1的比例,每10m²释放2对。释放时期棉花盛蕾期释放成虫,接虫时间与棉田二代棉铃虫发生期相一致。结果记录在成虫释放后第3d调查卵量,达到百株300粒卵为宜,否则要增加成虫释放量;第10d~15d调查各品种、材料的蕾铃被害数、健蕾铃数,分别计算蕾铃被害百分率,最后以常规棉为对照材料,计算各鉴定材料的蕾铃被害减退率,计算公式为:蕾铃被害率按式(1)计算:6Y-X100(1)B式中:Y——蕾铃被害率,单位为百分率(%);b6——被害蕾铃数,单位为个;B——总蕾铃数,单位为个。蕾铃被害减退率按式(2)计算:Y,-Y ×100:(2)Y.式中:Y蕾铃被害减退率,单位为百分率(%);Y1——鉴定材料蕾铃被害率,单位为百分率(%);Y。——对照材料蕾铃被害率,单位为百分率(%)。5.3.2第3代棉铃虫室内生物测定取样方法在第3代棉铃虫发生盛期,分别从网室中采集鉴定材料和对照材料的顶部展开的第3片棉叶,每处理随机采集10片。操作步骤在35mm×120mm试管中加入20mL的琼脂培养基,将带有叶柄的叶片插人培养基中保鲜,每试管放一张叶片,每张叶片接棉铃虫1d龄幼虫5头。接虫后用脱脂棉塞紧管口,以防棉铃虫逃逸;放于25℃28℃的养虫室或光照培养箱(L:D=14:10)中饲养。结果记录接虫后第5d检查幼虫取食状况和幼虫死亡状况。记录幼虫死亡虫数和活虫数,目测幼虫取食状况,幼虫取食状况级别按表1执行。2 NY/T2162—2012表1棉铃虫幼虫取食转基因抗虫棉叶片状况目测分级叶片被害级别取食状况描述1被害呈针头状不连片2被害呈小片,但不超过叶面积的25%3被害成片,超过叶面积的25%,但不超过叶面积的50%4被害成片,超过叶面积的50%,但不超过75%5被害成片,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