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1.080QB分类号:Y17备案号:49712-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4798—2015工业用缝纫机自动开门襟缝纫单元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Automatic placket setting sewing unit2015-10-01实施2015-04-30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QB/T4798—20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贵衣缝纫机有限公司、国家缝纫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威士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市缝纫机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创、邱卫明、刘文琦、王伟刚、柴国宣、吴剑敏。一
QB/T4798-2015工业用缝纫机自动开门襟缝纫单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缝纫机自动开门襟缝纫单元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缝制服装半开襟的自动开门襟缝纫单元(以下简称“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线迹的分类和术语GB/T4515-200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6388-1986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GB/T12113—2003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3384—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4-2008工业机械电器设备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试验规范GB/T24342-2009工业用缝纫机缝纫机、缝纫单元和缝纫系统的安全要求GB/T30421-2013工业缝纫机噪声级的测试方法QB/T1177-2007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暗门襟placket settinginsidetype扣好钮扣后从外面看不到门襟宽度的门襟(见图1)。3.2明门襟placket settingoutsidetype扣好钮扣后从外面能看到门襟宽度的门襟(见图1)。WWiW2WWLW3W4SWsW6b)暗门襟a)明门襟
QB/T4798-2015说明:虚线缝纫线缝:细实线切刀线;明门襟的长度:Li~L4暗门襟分段的长度;W明门襟的宽度;Wi~W6暗门襟分段的宽度。图3. 3送布压脚feedingpressfoot拖动缝料前后移动的装置4产品分类4.1型式本产品采用的计算机控制自动开门襟缝纫单元为平板式机体,结构为连杆挑线、针杆刺布、旋梭勾线,计算机控制送料,形成GB/T4515一2008规定的301型线迹,实现开门襟缝纫,并能按程序执行切料开门襟、收料动作。4.2基本参数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规定。项目基本参数最高缝纫速度/(针/min)M4000最大缝纫长度/mm300最大缝纫宽度/mm≥50送料压脚高度/mm≥30切刀停止高度/mm10采用机针DB×1、DP×5Nm65~Nm90采用缝线11.8tex/3sz~7.4tex/3sz棉线或化纤线V自动工艺程序储存数50额定电压NAC单相(220±22)工作气压/MPa0.65要求5.1外观质量和结构5.1.1产品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锈斑、污渍,无明显流漆、起泡及碰漆;标牌应完整、位置正确、无明显伤痕。5.1.2外露的电气线路和接插件安排应整齐、牢固。应有明确的标志,标志应牢固、清晰、耐久。5.1.3连接和布线应符合下列要求:a)所有连接应牢固,没有意外松脱的危险;2
QB/T4798-2015接、拆卸电缆和电缆束的需要,应提供足够的附加长度;b)为满足连只要可能,就应将保护导线靠近有关负载导线安装,以便减少回路阻抗;c)布线通道与导线绝缘接触的锐角、焊渣、毛刺应清除,过孔处应加护口防护d))道保护的电线、电缆在敷设时应使用绝缘套管或绝缘缠绕带保护没有封闭通道e)5.2机器性能针距、缝线张力、压脚压力及送布压脚位置5.2.1门襟长度、门襟宽度、前后加固线缝、切刀长度、均应能调节。5.2.2送料压脚高度应符合表1规定。切刀停止高度应符合表1规定。5.2.3门襟缝纫过程中,应能自动切料。5.2.4门襟缝纫完毕,应能自动剪线、提升压脚5.2.5收料装置应可靠。缝纫性能应线迹清晰,不应跳针、断针、浮线、断线及起皱,切口应平齐,缝纫宽度和长5.3.1明门襟缝纫,度应符合表1要求。明门襟连续缝纫,送料应平稳,布料无停带、错位,切口应平齐,缝纫宽度和长度应符合表15.3.2月要求。缝纫宽度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N_T 3138-2012出口面制品中溴酸盐的测定 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pdf
- SY 6594.1-2004电、声成像测井作业质量监控规范 第1部分:测井仪刻度.pdf
- YDT 1312.8-2004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8部分:短距离无线电设备(9kHz~40GHz).pdf
- SY_T 7435-2019磷灰石、锆石(U-Th)/He定年分析方法.pdf
- YB_T 5218-2017乐器用钢丝.pdf
- NY_T 1908-2010农机焊工.pdf
- TB_T 3360.1-2014铁路隧道防水材料 第1部分:防水板.pdf
- SN 1306-2003入出境人员预防接种证书签发规程.pdf
- QBT 1599-1992书画纸.pdf
- YB_T 5039-2012氧化钼 钼含量的测定 钼酸铅重量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