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 6547-2003注入、产出剖面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规范.pdf

SY 6547-2003注入、产出剖面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3 . 020D 13SY备案号:11605—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547—2003注入、产出剖面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规范Specification for original loggingof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profile2003-08-01实施2003- 03 18 发布发布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SY /T 6547—2003次目前言范围1 规范性引用文件23通则3.1测井仪器设备图头3.2刻度3.33.4图面 测井深度3.53.6测井速度3.7数字记录4注入剖面测并原始资料质量要求放射性核素载体法示踪测并4.14.2并温测井4.3注人剖面组合仪测井4.4电磁流量测井4.5生产测井组合仪(PLT)测井5产出剖面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5.1过环空集流点测油水两相流测井5.2过环空油水两相流产液剖面组合仪测井5.3生产测井组合仪测井(DDL- Ⅲ )5.4放射性示踪组合测井(DDL- Ⅱ)附录A(资料性附录)注入、产出剖面测井仪器主要技术指标 SY/T 6547--2003前言本标准的附录 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石油测井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晓华、赵平伟、徐金武、张志文、邓荣、蔡兵、史丽华。I SY/T 6547--2003注入、产出面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注人、产出部面测井原始资料的质量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注人、产出剖面测井原始资料的质量监督和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SY/T5132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3通则3.1测井仪器设备3.1.1测井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产品要求。3.1.2各种测井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参见附录A。3.2图头测井原始资料图头应符合SY/T5132中图头的规定。3.3刻度各种测井仪器刻度应符合SY/T5132中刻度的规定。3.4图面3.4.1图面整洁、清晰、走纸均匀,纵横格线清楚。曲线按规定格式摆放,布局合理,各项数据齐全准确。3.4.2测井曲线横向比例按曲线变化范围选择,曲线显示清楚,交叉可辨,线条宽度不超过0.5mm.3.4.3曲线连续变化,无抖、跳现象,若出现与并下条件无关的畸变及限幅等情况,应重复测量。必要时更换仪器验证。3.5测井深度3.5.1以钻井方补心上平面为井深计算的零点值,记号深度标注清楚、准确。每次测井应测量校深用的自然伽马曲线或磁性定位曲线。3.5.2其他各项深度要求应符合SY/T5132中深度的规定。3.6测井速度3.6.1明记录要记录1min的测速标记和测速曲线,数字记录应记录测速数据。3.6.2测速均匀,测量速度不超过规定值的±10%。3.7数字记录3.7.1数字记录与明记录应一致。测井队在离开并场前应仔细检查数字记录是否正确,若发现漏记或数字记录与明记录不一致,应进行补测或重测。3.7.2原始数字记录标识内容应填写齐全,标识内容包括井号、并段、曲线名称、测量日期、测井队别、文件号,同时标注主曲线和重复曲线的文件号。1 SY/T 6547—20033.7.3磁性介质记录应按资料处理中心要求的数据格式拷贝。各条曲线深度对齐,曲线间的深度误差应在±0.2m以内。4注入部面测并原始资料质量要求4.1放射性核素载体法示踪测井4.1.1自然伽马及放射性示踪曲线4.1.1.1自然伽马曲线(基线)数值应符合本地区规律,与地层岩性吻合。重复曲线与主曲线对比形状基本相同,相对误差应在±10%以内,引进数控测并仪在±5%以内,重复测量井段50m。4.1.1.2测速600m/h,横向比例为20API/图格,深度比例为1:200(找漏曲线深度比例1:500)。4.1.1.3放射性示踪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基线)应采用统一的横向比例。4.1.1.4放射性示踪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基线)至少保证一种比例曲线完整显示在图幅内。4.1.1.5放射性示踪曲线应分层清楚,能够判别由示踪剂沾污引起的异常高值。放射性示踪曲线应多次重复测量,直到相邻两次测井曲线形态基本一致为止。4.1.2磁性定位曲线4.1.2.1磁性定位(管柱曲线)与自然伽马(基线)、放射性示踪曲线应同时测量。每张图上均应记录磁性定位曲线。4.1.2.2曲线变化显示清楚,接箍信号峰幅度大于3cm,干扰信号幅度小于接箍信号幅度的1/3。4.1.2.3磁性定位曲线上显示接箍、井下工具(封隔器、配水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