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技》(1)
一、学习目标:
课型:新授 执笔:李亚廷
1、能说出相关的文言语句与文意。
2、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争取当堂会背诵课文。
3、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二、学习重点:学习目标 1、3
三、学法指导:
1、掌握阅读技巧,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应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学会收集、整理消息,并判断其有效消息。
预习导学3、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培养自主意识。四、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导入:我们经常能在相声、小品中感受口技这种表演技艺。口技的魅力是无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清朝的林嗣环笔下的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1、了解作家作品。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与探究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三、朗读、感知课文
1、二人一组,一人读课文,一人听,发现读音或停顿有错误,随时指出,讨论
统一意见。
2、1—2 位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注意他们的读音和停顿。读完后指出。
3、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停顿、节奏、表情
4、出声朗读两遍课文,然后全班齐读。三、疏通课文大意、理解疑难词句
1、四人一组,一生现代汉语串讲课文大意,其他人随时指出其翻译,把不明白
的语句记下来。
2、组织交流质疑。
3、各小组抽一人进行翻译接龙。
4、强调重点疑难字词含义(包括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巩固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施.八尺屏障( )
意稍.舒( )
众宾团.坐( )
虽.人有百手( )
奋.袖出臂( )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义。
既而儿醒,大啼。
满坐寂然,无感哗者。
宾客意稍舒,稍稍正坐。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课后学习:
熟读课文,巩固重点词、句的含义。
《口技》(2)
课型:新授 执笔:李亚廷
一、 复习检查:
1、齐读课文
2、组织检查重点词、句的含义。二、精读研讨:
(一)提出问题:
1、“京中有善口技者”,哪些语句能体现这“善”字?
2、找出文中描写与摹状的语句。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烘托?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3、读课文第 2、3、4 段,看看口技艺人用口摹演了几个场景?试用自己的话概括。(三个场景:梦中惊醒、渐入梦乡、深夜失火)
4、文中前后两次交代道具,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
用?
(先独立默读课文,独立思考每一题,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二)组织交流、评价
(三)组织学生品读课文,体会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三、背诵课文:
1、背诵指导:理清文章的思路,首段与末段相照应,中间三段写口技艺人用口摹演了三个场景,每段都写艺人所模仿的声响,后写听众的反应。
2、指名背诵。
3、组织全班学生接龙背诵课文
巩固练习:
1、作者着力描写宾客的目的是什么?
2、结尾以“一人”领起,重复开头的四个“一”,既起到了首尾 的作用, 也突出了舞台、 的简单, 口技表演者音响的繁杂、热闹,表明表演者依靠的是高超的口技,而不是借助于外物。
课外延伸
余音绕梁
《列子》
昔韩娥①东之齐②,匮粮,过雍门③,鬻歌假食④。既去,而余音绕梁枥⑤,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⑥,逆旅人辱之。韩城因曼声⑦哀哭,一里⑧老幼,悲悉,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百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忭⑨舞,弗能自禁,忘向⑩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⑾ 娥之遗声。
注释:①韩娥:战国时韩国人,传说善唱歌。②之齐:到齐国。③雍门:齐 国地方名。④鬻歌假食:卖唱乞食。⑤枥:屋梁。⑥逆旅:客店。⑦曼声:长声。曼,拖长。⑧一里:全里弄。⑩向:从前。⑾放:同“仿”。
1、给下列字注音
匮( ) 绕( ) 赂( )
2、指出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1)乃厚赂发之。( )
忘向之悲也。( )
昔韩娥东之齐.( )
3、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什么?试解释其含义。
3、 本文通过哪些方面来突出韩娥高超的歌唱技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