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_T 2834-2015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豆科牧草.pdf

NY_T 2834-2015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豆科牧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120B 25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NY/T 2834—2015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豆科牧草Code of practice for regional trials of forage legume2015-10-09发布2015-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 2834—20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业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畜牧总站、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贫旭江、苏加楷、齐晓、邵麟惠、李聪、张新跃、张瑞珍、田宏、白昌军、马金星。I NY/T2834—2015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豆科牧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豆科牧草品种区域试验的试验设置、播种材料要求、田间管理、观测记载、数据整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豆科牧草。2规范性引用文件PUBLIS体用2D是注自期用下列文件对于本可少白件件又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用文件供HING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A4种子度GB 6141本同料电租GB/T 64方法SEAROORNIT何科GB/T脂肪白GB/ T回粗纤维的测定寸滤GB/T饲料日水分和其他挥性物GB/科中钙的测定56米GB/科中总磷测定nGB/GB/NY/3术语和定F下列术计R3. 1D草品种h4经人工选育,应一定的生态条件,并一致,遗传性符合生产要求的草类3. 2区域试验regionaltrial为确定草品种适宜栽培区域而3. 3对照品种controlvariety在品种试验中,作为参试品种的对比、参照品种。3. 4一年生牧草annualforage在一年内完成生命周期的牧草。一般春、秋季播种,当年秋季或翌年夏季开花结实,随后枯死。3. 5二年生牧草biennial forage从种子萌发开始,需2个生长周期才能完成生活周期的牧草。播种第一年仅进行营养生长,第二年1 NY/T2834—2015开花结实,随后枯死。3. 6多年生牧草perennialforage生长期限3年以上(含3年)的牧草,一次播种可多年利用。3.7草产量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 variation of forageyield同品种不同重复的草产量数据标准差与其平均数比值的百分数。按式(1)计算。CV = s/xX100..(1)式中:CV一一变异系数,单位为百分率(%);s——同品种不同重复的草产量数据标准差;元——同品种不同重复的草产量数据平均数。4试验设置4.1试验地的选择试验地应代表所在试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栽培条件等。选择地势平整、土壤肥力中等且均匀、前茬作物一致、无严重土传病害、具有良好排灌条件(雨季无积水)、四周无高大建筑物或树木影响的地块。4.2试验设计4.2.1试验组应按草种种类划分试验组,每个试验组的参试品种3个~15个,其中至少有1个对照品种。每个试验组应安排3个以上(含3个)不同地区的试验点。4.2.2试验周期一年生牧草品种和二年生牧草品种应不少于2个生产周期;多年生牧草品种应不少于3个生产周年。4.2.3小区面积草本牧草试验小区面积为15m²~20m²,饲用藤本或灌木试验小区面积为30m²~40m²4.2.4小区设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宜为4次。同一区组试验应放在同一地块,全部试验地块四周设1m~2m宽的保护行。5播种材料5.1种子质量参试种子质量应满足GB6141规定的3级以上(含3级)种子质量要求。5.2种子数量按照种子用价和实际播种面积计算用种数量,满足试验用种需求。5.3种子处理5.3.1不应对参试种子进行可能影响植株生长发育的处理(如包衣)。5.3.2试验地块未种植过参试的豆科牧草时,可参考供种者要求接种根瘤菌。所需根瘤菌剂及接种方法由供种者提供。5.3.3当种子硬实率高时,应进行破除硬实处理,提高种子发芽率。处理方法由供种者提供。2 NY/T2834—20156播种和田间管理6.1一般原则一个试验组的同一项田间操作宜在同一天内完成。无法在同一天内完成时,同一区组的该项田间操作应在同一天内完成。6.2试验地准备播种前应对试验地的土质和肥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试验地应精耕细作。6.3播种期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及生产习惯适时播种。6.4播种方法采用条播,对有特殊要求的品种另行确定,6.5播种量应根据生产利用方式、不同品种的特性和参试种子的质量确定播种量。6.6田间管理管理水平应与当地大田生产水平相当,及时查苗补缺、防除杂草、施肥、排灌并防治病虫害(抗病虫性鉴定的除外),以满足参试品种正常生长发育需要。6.6.1补种应尽可能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