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4272--2015国际卫生机场长效管理体系建设规范Specification of establishing long-term eff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ofinternational sanitary airport2016-01-01实施2015-05-26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查真伪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国际卫生机场长效管理体系建设规范SN/T 4272-2015*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总编室:(010址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开本 880×1230 1/16印张 0.5字数 11 千字2016年1月第一版2016年1月第一次印刷印数 1-1 100*书号:155066·2-29513
SN/T 4272—20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春晓、史蕾、顾大勇、王雪嵋、潘建英、杨燕秋、杨建垒、徐云庆、赵纯中、何建安。
SN/T 4272--2015国际卫生机场长效管理体系建设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设国际卫生机场长效管理体系的目标、机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审查、纠正和激励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国际卫生机场建设长效管理机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N/T1269创建“国际卫生机场”规程SN/T2347国际卫生机场通用要求SN/T 2348 国际卫生机场考评规程SN/T3159 国际卫生港口通用要求国际卫生条例(2005)(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2005)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international sanitary airport; SIA国际卫生机场具备《国际卫生条例(2005)》(InternationalHealthRegulation,2005)规定的基本能力,并由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认可并授予“国际卫生机场”称号的国际通航机场。3.2长效管理体系long-term effective management system能保证管理制度持续有效运行,使国际卫生机场持续符合《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技术要求的制度体系。包括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以及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4目标建设国际卫生机场长效管理体系的目标是保证国际卫生机场的各项技术能力能够持续符合《国际卫生条例(2005)》相关条款以及SN/T1269、SN/T2347的要求。5管理机构5.1组织构成5.1.1建议国际卫生机场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该机构应由地方政府口岸管理部门、机场口岸管理部门、机场管理方、当地检验检疫机关、当地卫生当局,以及SN/T1269、SN/T2347、SN/T2348中涉及到1
SN/T 4272—2015的其他单位组成。参与管理机构工作的各组成单位,应指定本单位的责任人以及责任部门,该业务部门应该是常设机构。组织机构构成部门要确保SN/T1269、SN/T2347规定的技术指标均有常设机构负责。5.1.2管理机构需要建立常设的管理机构办公室。该职能也可由现有机构兼职。5.2各部门的职责5.2.1管理机构办公室负责建立国际卫生机场的卫生管理工作制度和协调监督制度。制订管理机构每年的工作计划,确保机场的卫生状况、技术能力等持续符合《国际卫生条例(2005)》以及SN/T1269、SN/T2347、SN/T2348中规定的各项要求。管理机构办公室负责组织管理机构例会召集、对管理机构各组成部门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备案、安排内部审查、协调外部审查工作、督促纠正措施落实、实施激励措施或督促组成部门实施激励措施,以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协调。5.2.2管理机构各组成单位应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各组成单位应指定本单位的常设部门负责具体技术工作。该部门应监督检查本单位所负责的工作是否持续达到相应标准的要求,并对日常运作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出现的问题督促改进。5.2.3针对本部门负责的技术工作,各部门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交由管理机构办公室备案。管理制度至少要包括:总体工作目标和管理制度、场地及设备设施维护和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人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L 600-2012水轮发电机定子现场装配工艺导则.pdf
- QB_T 5387-2019制鞋机械 立式注料鞋底成型机.pdf
- SN_T 3704.5-2015进出口纺织服装检验规程 第5部分:真丝服装.pdf
- SN_T 4401.1-2015临床检验标本中毒品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第1部分:氯胺酮.pdf
- TB_T 3337-2013铁道客车及动车组整体卫生间.pdf
- SJ_T 11678.1-2017信息技术 学习、教育和培训 协作技术 协作空间 第1部分:协作空间数据模型.pdf
- QC_T 917-2013燃气汽车专用手动截止阀.pdf
- QB 2421-1998铝及铝合金不粘锅.pdf
- SH 0243-1992溶剂汽油碘值测定法.pdf
- NY_T 443-2016生物制气化供气系统技术条件及验收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