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27课 我的“长生果”.docxVIP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27课 我的“长生果”.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6页 共 NUMPAGES 6页 27.我的“长生果” (一)书心晶莹 叶文玲 与图书馆的感情,先是缘于对书的爱恋。 一座据说原是“水府庙”的庙台,雕栋毁失、画梁殆尽后就成了一间只露着白森森木柱的空屋。就是这间约莫6平米的斗室,后来成了故乡楚门中学最早的图书馆。 入学报到的第一天,我就注意到它的存在,从看见它的第一眼起,我滋生了深切的艳羡和平生的第一个志愿:做一个图书管理员。 此时,我已从幼年对“小人书”的好奇,转移成对这种需要两只手才能捧读的大书的痴迷,有了这个实实在在的图书馆,我对书越发崇拜和依恋。开学不到一星期,我已第八次站立在这间斗室的小小窗口前。窗口后,女管理员两条乌黑的双眉挑出一脸的惊异:这么快,你是读下去的还是吞下去的? 虽然语含责备,这位有着同样乌黑眼睛的管理员老师,却在拿出第八本我想要借的书后,招手让我走进馆内,极有耐心地指点我应该先看和细看的书。 这破例的待遇令我心跳如鼓,在这小小的馆舍内我呆如木鸡。我面前的书架破而旧,顶多只有七八架,可在那时的我看来却似书山书海,从此,我对图书馆敬畏如神明,我得悟了世上无论什么人的学问,在这个“山海”面前都渺小如芥粒。我也明白了要想游入这个山海,必须勤奋。 这位图书管理员是数学老师,管图书是她主动兼职的。一年后,这位姓陈的原籍青岛的女教师,谜一般地消失了,但她颜面似皓月明眸如深潭的美丽,她在我初涉学海时指点我的那颗晶莹的书心,却令我永远萦怀。 以后,我逐渐见识了许多图书馆,出国游览时最想一饱眼福的也是博物馆和图书馆。主人们在炫示他们引以为荣的历史文化时,也往往以介绍博物馆和图书馆为先为最。我曾在汉堡市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大为惊讶,在他们那开架借阅随意阅览的图书馆转来转去,依依留恋;我也曾在华盛顿国会大厦旁的铁椅子上怅然若失,大生闷气——因为附近的那个世界级的图书馆恰恰在这一天闭馆;当然,最令我开心自豪的还是这一次:我们自己的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新馆开张时,在气派而又焕然一新的馆舍一厅,夏衍60年创作生涯展览在此揭幕,我是当时被邀请的参观者之一。 那是个雪花飞扬的日子,可那天的情景却使我感受了一个文学家在图书馆中的荣誉和地位,这心情令我振奋,当然不仅仅因为那天名流如潮,仪式格外隆重;也因为得享殊荣的夏公,既是中国文坛又是我们浙江籍作家的前辈。 一点儿不错,浙江籍的文坛前辈,在图书馆的星河中,是最为灿烂熠熠辉耀的星群。 我与文学的结缘自图书馆始,“宁可食无肉,不可屋无书。”即令在最困窘的日子里,这个生活信条也坚定不移。这以后,焚膏继晷的日子习以为常,假若哪天没读书没看报便是最大的不正常。在焚书毁书的噩梦结束以后,我又蚂蚁垒窝般地开始了对书的积累。二十余年过后,家里的藏书又成了最大的家当,就像一个朋友说的,当书和安置书的场地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后,真教人无可奈何地“恨书”了。说“恨”,是调侃话,真要随随便便地丢弃一本,那也如摘自己的肋巴骨,是断断不可能的。 我又无可避免地成了书的奴隶,但我极愿当这个奴隶。不是嘛,一般情况下,家里现有的书就够我穷搜博访,用不着再勿忙地跑图书馆了。不跑,并不是不爱它,我对图书馆始终怀着对恩师和启蒙者的崇敬。享誉悠久的浙江图书馆还在原址时,每每从它身边走过,总觉得是在仰望一个神圣的所在,于是,不知不觉间“声气儿也屏、脚步儿也轻”——虔敬的态度可见一斑。“浙图”新馆落成后,更觉得它是姹紫嫣红的西子湖畔的一个最明媚的笑靥,它建筑的大气,它庄重的内蕴,都是寻常粉黛的美丽难以比拟的,而它穿越于时光隧道作用于沿袭文明、传播文化上,更是彪炳千古、功德无量。 因此,即使现在将阅读网络文学叫得山响,我也断然认为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重要的标志——图书馆,不仅不会消失,而且将永远巍然。 1998年春,我小结40年创作经历的8卷本文集出版。在杭州举行首发式那天,读者行列中竟有为图书馆藏书前来购买的!一语动我心,默思之余,便有了一种认定:将来,我要为我的书和手稿,找到这个最好的归宿。 浙江图书馆的同仁们友爱深笃,使我这一心愿提前实现。在世纪之交的岁尾,就像牵着心爱的孩子送进最放心的保育院,我将四十年来的创作成果:32本书、简(精)装各一套文集以及近些年来的大部分手稿,捐赠给我最心仪的浙江图书馆。这些手稿对于我来说已成“绝版”,因为,从1994年我开始用电脑写作以后,再也不会有手稿。 一个人的血肉之躯可能有许多杂质,但一颗用好书滋润过的心,总是晶莹透明的。图书馆就是这样一座晶莹书心的冶炼炉。捐赠自己的书与手稿于图书馆,好像我是付出,但从根子来说,是我衷心崇拜的图书馆,眷顾和“恩爱”于我——它在我有生之年,又一次成全了我的心愿。 (二)书架 冯骥才 大凡人们都是先有书,后有书架的。书多了,无处搁放,才造一个架子。 我则不然,我仅有十多本书时,就有一个挺大、挺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660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