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第1讲 两宋的政治、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VIP

专题四第1讲 两宋的政治、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四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辽宋夏金元;专题概述;时空坐标;第1讲 两宋的政治、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考点一: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宋初专制集权的强化 (一)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 (二)加强对地方控制(加强中央集权): 1.行政上: (1)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2)设置通判负责监督; (3)设立“四监司”,监控各州。 (4)地方行政区划调整为:路、州(府)、县三级制。 2.财政上: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3.军事上:罢免宿将兵权(“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禁军“三衙”只统兵无权调兵。; ;(三)分散机构权力(加强君主专制):二府三司和台谏 1.二府: (1)中书门下:中央最高行政机构,长官为宰相;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2)枢密院:专管军政,长官由文官担任,只有调兵权不统兵。 2.三司:度支、盐铁、户部,专管财政。;(四)治国方针:崇文抑武 重用文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五)宋初制度设计的特点: 1.通过分权加强集权; 2.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3.崇文抑武,文人治国。 (六)影响: 1.积极: (1)有效预防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2)促进了宋代文化的高度繁荣。 2.消极: (1)行政效率低下,政治因循保守; (2)造成冗官、冗兵、冗费,使北宋逐渐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一)边防压力 1.北宋与辽: (1)辽太宗: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造成威胁。 (2)宋太祖:执政晚期,双方友好,互通使节。 (3)宋太宗: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 (4)宋真宗: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即绢10万匹,银10万两),称为“岁币”。是为“澶渊之盟”。 2.北宋与西夏: 北宋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双方最终达成和议(庆历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但实际上保持帝号,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二)财政危机 原因: 1.军队不断扩充,军费不断上升; 2.官僚队伍膨胀。; 三、王安石变法 (一)庆历新政 1.背景:北宋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底下。 2.发起者:范仲淹 3.支持者:宋仁宗 4.改革宗旨:整顿官僚机构 5.结果:失败 6.失败原因: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二)王安石变法(1609年,熙宁变法) 1.背景: ①“三冗两积”导致北宋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 ②“庆历新政”失败。 2.目的:富国强兵 3.主要内容: (1)富国:调控经济,开辟财源 (2)强兵:提高军队战斗力 (3)改革科举制度:培养实用人才,废除明经科,进士科的考试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明法科。;(1)富国之法:;(2)强兵之法:; 4.影响: (1)积极: 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财政收入,一定程度改善了积贫局面。 (2)局限: ①强兵效果并不明显; ②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③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四、南宋偏安 (一)北宋灭亡:1127年,“靖康之变”。 (二)南宋建立:赵构(宋高宗),定都临安。 (三)南宋与金的“战”与“和” 1.岳飞抗金 2.绍兴和议: (1141年)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 3.隆兴和议、嘉定和议: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隆兴和议(1164年):仍维持《绍兴和议》后的疆界;南宋不再对金称臣,改为叔侄关系;宋每年向金朝缴纳白银和绢各缩减至20万两、匹;宋割商、秦两州给金。;五、两宋其他政治制度 (一)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二)官员考核: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三)官员监察: 1.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设路作为监察区; 2.重要变化:台谏合一。 (四)法律与教化: 1.法律: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宋刑统》和《天圣令》。 2.教化: (1)理学在社会广泛传播,向基层渗透,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2)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创立者:北宋吕大钧兄弟,吕大钧《吕氏乡约》是范本——我国最早的成文乡约);考试程序;(五)赋役制度: 1.宋初: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徭役扰民严重; 2.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1)内容: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 (2)作用:保证农业生产时间,促进农业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